湖南地区适用人教版201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4.3文化经典阅读.pptVIP

湖南地区适用人教版201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4.3文化经典阅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湖南地区适用人教版2014届高考语文总复习课件:4.3文化经典阅读.ppt

9.(2011·衡阳模拟)阅读下面《论语》《孟子》选段,回答 问题。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 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 大。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 者,吾未之闻也。孰不为事?事亲,事之本也。孰不为守?守 身,守之本也。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①,必请所与②。 问有馀,必曰:‘有。’曾皙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 彻,不请所与。问有馀,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孟子·离娄上》)   【注】①彻:撤除,撤去。②与:通“予”,给予。 (1)孔子和孟子认为应该怎样侍奉父母?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既要懂得“养”父母(“养口体”),让父母衣食无忧,更要记得“敬”父母(“养志”),尊重、满足父母的意愿。 (2)请结合孟子的观点谈谈应该怎样修身。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修身的根本是守护好自身。守护自身而不使自己陷于不仁不义、不忠不孝的境地,这样才能侍奉好父母,反之就不能侍奉好父母。侍奉父母是所有侍奉工作的根本。守护自己而使自己归于仁义忠孝,就能治国平天下。因此守护好自身是人一切操守的根本。 附【译文】 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就是说能够养活 父母便行了。对于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如果不存心孝敬父 母,那么养活父母和饲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 孟子说:“哪一种侍奉最重要?侍奉父母最重要。哪一种 守护最重要?守护自身(的善性)最重要。不丧失自身(善 性)而能侍奉好父母的,我听说过。丧失了自身(善性)而能 侍奉好父母的,我从来没听说过。哪个长者不该侍奉?但侍奉 父母才是侍奉的根本。哪种好品德不该守护?但守护自身(的 善性)是守护的根本。曾子奉养他的父亲曾皙,每餐必定有酒 肉。撤除食物时,必定要请示(剩下的酒肉)给谁。如果父亲问有没有剩余,必定说:‘有。’曾皙死后,曾元奉养他的父亲曾子,每餐也必定有酒肉。撤除时,不请示剩余的给谁。父亲问有没有剩余,就回答说:‘没有了。’——其实他是想准备拿吃剩的以后再进用。这叫做对父母的口舌、躯体奉养。像曾子那样,就可以称为对父母心意的奉养了。侍奉父母能像曾子那样就可以了。” 10. (2011·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二)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子曰:“道①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②。”(《论语·为政》) 材料二: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奸劫弑臣》) 【注】①道:引导。②格:归于正道。 (1)请结合材料简要比较孔子和韩非子治国思想的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孔子重德治和礼治,轻刑罚(或“提倡以德治国”)。韩非子重法治,轻德治和礼治(或“提倡依法治国”)。 (2)请结合材料探究孔子和韩非子的治国思想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12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孔子的德治对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韩非子的法治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孔子重道德而轻刑罚,韩非子重法治而轻德治,均有失偏颇。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只有两者并重,才有利于当今和谐社会的创建。 附【译文】 材料一:孔子说:“用政令来教导,用刑罚来管束,百姓虽然免于刑罚却没有羞耻心;用德行来引导,用礼法来约束,百姓会知道羞耻并且可以走上正道。” 材料二:严刑是百姓畏惧的;重罚是百姓厌恶的。所以圣人设置严刑来禁止奸邪,设置重罚来防止奸邪,因此国家安定而暴乱不会发生。我据此知道仁义惠爱不值得实行,而严刑重罚可以治国。 11.(2011·湖南省高考调研预测卷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桓公①少与殷侯②齐名,常有竞心。桓问殷:“卿何如我?” 殷云:“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刘义庆《世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ingyx01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330140202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