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l位拍摄过大量圆明园及三山五园的摄影师
作者:刘阳
单位:.圆明园遗址公园管理处
电话
从咸丰十年(1860)圆明园及其周遍诸多皇家园林被焚毁,前后有过很多摄影师来此拍照,
这些照片对我们今天整理和研究当时的遗址和建筑提供了很大帮助,其中有11位摄影师拍摄
的质量和数量最大,它们拍摄的照片至今仍然是研究圆明园及西郊皇家园林的重要依据,我
按照时间顺序整理后排列如下:
1英法联军的随军记者比托
A
比托全名叫费利斯·比托FeliceBeato,是个意大利人,大约在十九世纪二十年代出
生在意大利的威尼斯。1860年2月比托随远征军陆军司令克灵顿于从加尔各答登船,一个
月之后到达香港。在香港和广州的时候,比托拍摄了不少中国南方的早期风景照片。1860年
8月底,大沽口炮台陷落后,比托还拍了大量大沽口炮台陷落后的照片,而且是没有清理战
场前的照片,十分珍贵,是最早用相机记录中国战争的摄影师。随后比托又跟随英法联军一
起打到了通州县城并参与了英法联军与清军的八里桥之战,最后·路又到了圆明园。沿途比
托又拍了通州县城的燃灯塔、八里桥、佛手公主坟、西黄寺塔、内城东北角楼及安定门城楼
等。在英法联军占领西郊皇家园林的日子里,比托又拍摄了大量西郊皇家园林未毁前的照片,
其中目前已经发现的有清漪园被毁前的文昌阁、昙花阁、智慧海、万寿山后山琉璃塔等珍贵
照片。在西郊皇家园林被大火焚毁后,比托又用相机记录了英法联军与清政府谈判及签字的
珍贵资料,在谈判期间和结束后,比托又与部分英法联军高级军官一起登上高大的北京内城
城墙、游览了皇城禁地,拍摄了雍和宫、天安门、午门、景山、北海陟山门街、大高玄殿前
习礼亭及部分北京城区街道等珍贵早期影象。比托也是用相机拍北京的第一人!另外值得一
提的是比托还为包括清朝全权大臣恭亲王奕新、英军统帅额尔金、法军统帅孟托班、英军将
领格兰特等此次战争交战三方的的高官照片,为我们现代人更好更直接的了解这次战争的主
要人物提供了重要的资料。战争后的1863年7月,比托在日本横滨定居了下来。第二年又跟
沃格曼合伙开了一家以绘画和摄影为主要业务的公司。但可惜的是,公司仅开了两年,在1866
年10月26日的一次横滨大火中,比托的早期日本摄影作品的底片和比托在印度及中国的大
量作品均被烧毁。我们现在在全球范围能能看的到的西郊园林及北京的早期照片都是1861年
11月,比托将一本集有85张照片的相册带到了伦敦,并将它卖给了一个名叫亨利·赫林的
肖像画画家兼商人,亨利·赫林复制了这些照片,并将它们跟比托在印度所拍摄的部分照片
一起做成了目录,从1862年夏天开始公开让顾客们进行订购。有一对名叫迈克尔·威尔逊和
简·威尔逊的夫妇当时所订购的一整套比托中国照片相册现在得以完好地保存了下来的那一
批。不过最近几年世界各地又发现了少量怀疑可能是当年比托拍摄的照片,这些照片应该是
当年比托在中国拍完照片后零散地卖给部分英法联军中的官兵以作为他们在中国打仗和旅行
的一种纪念后流散出去的部分照片。
2已知圆明园被毁后最早拍摄西洋楼残迹老照片的摄影师奥尔末
奥尔末(Ernst
在京期间,奥尔末与朋友到圆明园西洋楼游览并拍了不少西洋楼残迹照片。这些残迹照片也
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拍摄时间最早的圆明园西洋楼毁后残迹照片。他去世后,其夫人将这些
照片赠给专攻中国建筑的德国柏林工科大学教授布尔希曼。20世纪30年代初叶,中国人藤
固先生得知布尔希曼教授家有这套西洋楼早期老照片后,经过努力,终于被对方容许出版发
行,藤固先生便在商务印书馆编辑出版了《圆明园欧式宫殿残迹》一书,终于将布尔希曼教
授保存的一些西洋楼残迹照片公布于世,也为后人研究西洋楼建筑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3第一位曾经学习过摄影技术并在皇家园林遗址上拍摄的摄影师汤姆斯·理查德
child
汤姆斯·理查德(thomas
查理德1898年死于意外。汤姆斯·查理德是唯一一位曾经学习过早期摄影技术并在圆明园和
清漪园毁后残迹上拍摄的摄影师。汤姆斯·查理德与后来来中国的约翰·汤姆森不同,汤姆斯
·查理德的拍摄集中于建筑,他的作品并没有涉及到私人住宅。查理德使用的湿胶棉摄影技术
的运用是很复杂的,使用它的通常是一些极为出色的摄影家。此前来到中国拍摄西洋楼的德
国人奥尔末的平板摄影技术与之相似,虽然也能达成同样的摄影效果,却不能适应北京冬天
室外寒冷的天气。有一次在寒冬,汤姆斯·查理德万寿山清漪园遗址为寻找一个从湖上拍摄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