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发光细菌对苯胺化合物的毒性测定和QSAR研究.pdf
Ji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sis of Master’s Degree
Toxicity of Amines Congeners to Photobacteria and QSAR Study
Direction of Study: Quantitative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Major: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Graduate Student: Zhigang Ge
Supervisor: Zunyao Wang, Professor
November 2011
Ganzhou Jiangxi
摘要
苯胺类化合物系指苯胺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它功能团取代后形成的一类化合物。此
类化合物通常是高沸点液体或低熔点固体,具有难溶于水、生物累积和环境持久性等特
点;多数对人血液和神经的毒性非常强烈,重度中毒可引起溶血性黄疸、中毒性肝炎及
肾损害;甚至可对人体产生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严重危害着人体健康。一旦进入
水体,不仅对水生生物产生很强的毒性,而且通过自然水体中的微生物降解作用很难消
除其影响,严重威胁饮水安全。因此研究此类化合物的毒性与定量结构-活性关系具有很
大的环境意义和社会意义。
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是一个交叉学科点,它包含了多门学科内容,其中有数学、
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等。它揭示了分子结构描述符与物理化学活性之间的定量
函数关系。当前QSAR 研究方法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环境科学领域,其已成为对环境中
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和分布行为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的一个重要手段。QSAR 研究方
法的综合性、理论性和程序化将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变得更加强大。
本文首先通过实验测定了苯胺类化合物对青海弧菌(Q67)的毒性;在此基础上对此类
化合物进行 QSAR 研究。本研究第一步:进行了苯胺类化合物对青海弧菌(Q67) 的毒性
(–lgEC50) 的测定;第二步: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对苯胺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进
行了全优化计算,得到其量子化学参数;第三步:采用 GQSARF 2.0 和 SPSS 12.0 for
Windows 统计程序以得到的量子化学参数作为理论描述符,进行正向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建立了相应的QSAR 模型 (I、II )。
研究结果:
(1)采用DFT 方法在B3LYP/6-31G*水平上对 17 种苯胺类化合物分子进行了全优化
计算,在此类化合物的–lgEC50 实验数据基础上,拟合–lgEC50 与结构参数和热力学参数
的相关模型。建立了模型( Ⅰ) :
-lgEC50 =10.104 – 1.728 TE/1000 – 29.675 ELUMO + 40.687 EHOMO
2 2
其相关系数(R )为0.981,交叉验证系数(q )为0.971,标准误差(SE)为0.113。
(2)采用取代位置关系,在 8 种氯代苯胺类化合物的–lgEC50 实验数据基础上,拟合
–lgEC50 与氯原子的取代数目与位置关系的相关模型。建立了模型( Ⅱ) :
-lgEC =2.32+0.81N +0.71N +0.94N
50 2 3 4
2
其相关系数(R )为0.981,标准误差(SE)为0.099 。
本文分别运用了 t-检验、F-检验、留一法交互检验和变异膨胀因子(VIF)等方法对所
建立的QSAR 模型进行检验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可靠性
和稳健性。所建立的模型可用于此类污染物活性预测和机理推导,并给出了11 种氯代苯
胺化合物的预测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