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眼部紫外线暴露间分布规律及眼紫外线指数研究
·中文论著摘要·
眼部紫外线暴露日问分布规律及眼紫外线指数研究
刖 吾
随着臭氧层破环这一重大环境问题的提出,围绕臭氧空洞引发的一系列环境
事件而展开的讨论备受国际社会关注。平流层臭氧量的减少已经导致地球表面紫
外(ultraviolet,UV)辐射水平增加,导致由日光紫外辐射的过度暴露所引起的直
接或间接的健康损伤有所增加。据WHO报告,全球因过度紫外线暴露导致的疾
病负担总量约达150万伤残调整寿命年,其中自内障约占53万。我国国民由于肤
色的原因皮肤癌患病率很低,但白内障患病率却很高。因此,研究眼部紫外线暴
露日间分布规律对于减少眼部紫外线的过度暴露,预防和延迟白内障的发生有重
要意义。
本研究选择了我国不同纬度的三亚(18.40N)、绍兴(30.10N)和沈阳(41.60
N)三个地区作为监测地点,以获得几乎覆盖全部太阳高度的眼部紫外线暴露数
据,全面阐明眼部紫外线暴露的日间分布规律。我们采用旋转式眼部紫外线暴露
模型模拟人体户外站立状态下眼部的紫外线暴露情况,对模型正对太阳时、背对
太阳时及平均暴露状态下的眼部紫外线暴露强度及与眼部损伤作用光谱相关的眼
部生物有效暴露强度、眼部紫外线暴露剂量进行了研究,进而阐明我国不同纬度
地区眼部紫外线最大暴露所在的太阳高度时空分布规律。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便
于公众进行眼部防护的指导性的眼紫外线指数UVIE,它也是对UVI预报的重要
补充和完善。
本研究在防止眼部紫外线过度暴露方面,将指导公众正确认知眼部紫外线暴
露的危险时段,提升公众的防护意识,积极正确的使用太阳防护措施,有效避免
紫外线所致的眼部损伤。
材料与方法
一、旋转式眼部紫外线暴露模型
旋转式眼部紫外线暴露模型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转盘、支架及人体模型,
整体高度约1.65米。转盘转速为lmin/转。光纤光谱仪的一个探头置于模型右眼
中心眼表面最前位置,用于进行眼部紫外暴露强度的监测。眼部探头的视线低于
水平面约100,眼视角约1390。光纤光谱仪另一探头位于模型头项水平位置,用
于进行水平环境紫外辐射强度的监测。由于本研究进行的是绝对辐射强度的测量,
所以光谱仪进行了辐射定标,光谱范围为200nm.400nm。仪器的校正由英国国家
物理实验室(National GB)进行。
PhysicalLaboratory,NPL
二、监测方法
本实验的监测地点分别为三亚市(18.40N,109.70E,海拔约18m),绍兴市
(30.10
N,120.60E,海拔约553m),沈阳市(41.60N,123.50E,海拔约66m)。
监测地点均位于五层楼楼顶,楼顶均为水泥地面,视线范围内无遮挡。本实验的
监测均选在三个地区年最高太阳高度目前后几天进行。本研究选择晴朗天气进行
监测,天空中尽量无云,监测时间从日出到同落。每次监测开始时将模型正对太
阳方向,转盘以顺时针方向匀速旋转进行监测,每1秒进行一次采样,每两次监
测的间隔为15分钟。本研究选择三个地区各自最有代表性的一天作为研究对象,
分别为三亚的7月11日,绍兴的5月30同和沈阳的6月25日。
三、数据处理及分析
7.4for
本实验监测获得的数据由“AvaSott USB2.0”软件转换为Microsoft
8.0数据处理软件进行计算,得到整波长光谱数
Excel格式,并采用“OriginPro
据,在此基础上得到不同采样点的强度积分值,最后结合不同生物有效光谱权重,
计算生物有效暴露强度。
;日结 木果
1、模型正对太阳时,不同纬度三个地区监测日的眼部UVB、UVA暴露强度
2
的同间变化呈双峰分布曲线。眼部UVB日间峰值出现在太阳高度50c~600左右,
眼部UVA日间峰值出现在太阳高度400~500左右。平均暴露状态下,太阳高度
400“Oo左右与正午太阳高度最高时的眼部紫外线暴露强度值接近。模型背对太阳
时,三个地区的眼部紫外线暴露同问分布与环境紫外辐射同间分布规律一致,呈
单峰分布。随着太阳高度的增高,不同的暴露状态对眼部的紫外线暴露的影响逐
渐减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