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14课《秋天》教学设计
《秋天》公开课教学设计
?
授课日期:2015.9.22?? 授课班级:七(3)班? 授课教师:吴一妮
?
教学目标
1、把握课文清柔、舒缓的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熟能成诵。
2、感知课文内容,能说出文中描绘了哪些具有秋天特征的景物。
3、揣摩、品味诗歌优美的语言。学会作者用富有特征的景物来表现美的方法。
4、感悟秋天,赞美秋天,热爱秋天。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教学目标1、3
2、难点:教学目标3
三、教学方法:
??? 自读法、朗读法、学生合作探究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
(一)引秋
板书:秋天
??????? 何其芳 同学们,这些天,我们学习了朱自清热情赞颂的《春》,学习了老舍笔下温晴的《济南的冬天》,学习了贾平凹笔下猛烈的《风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何其芳的《秋天》,来感受一个别样的秋。请大家翻开课本第76页。(板书)
?
(二)谁人写作《秋天》
适当地于黑板右方写上作品名 何其芳(1912-1977),原名何永芳,四川万县(现在重庆万州)人,现代诗人、评论家、散文家。代表作有诗集《预言》《夜歌》,文艺论文集《关于现实主义》,散文集《画梦录》,小说戏剧集《刻意集》。
(三)诵秋
乡村秋景图 1、朗读秋天
①体会情感:导读
②听录音,沉浸到诗歌的意境中,注意:字音、参考“研讨与练习三”划出节奏;
2、明确:
①正字音、字义。
丁丁(zhēng):伐木声;????????????????? 幽谷:名词,幽深的山谷
肥硕(shuò)??????????????????????????? 栖息(qī)
归泊(bó):(渔船)返回,停船靠岸???? ???寥(liáo)阔:高原空旷
枯涸( hé)???????? ????????????????????清洌(liè)
②读一读
3、再读课文,三组学生,分别朗读课文的三个小节,其他同学听是否读音准确,节奏适中,饱含深情。
思考:
板书:
农家丰收图
霜晨归渔图
少女思恋图 “研讨与练习一”,全诗共三节,描绘了三幅秋日图景,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幅图画。
明确:三幅图——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农家在山中伐木,在竹间背瓜果。渔人摇舟捕鱼,渔家秋景图。牧羊女思恋牛背上的笛声。) ?
(四)品读秋天
1、分组讨论
想一想:
作者抓住最能体现乡村秋天景色的事物来刻画秋天,所以这些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秋天的喜爱、赞美的感情。
2、小组合作探究
让我们带着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再次齐读课文,感悟诗歌语句。
①说一说:
a.你最喜欢的一幅图画,读一读这一节诗,并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幅图画?
b.找出你最喜欢的语句,读一读这一句诗,可以以“我认为_____________用(写)得美,美在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写得好在哪儿吗?
②明确:
A、第一节:农家丰收图。
学生可能喜欢:
板书:栖息在农家里
饱食、肥硕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从听觉的角度,写出了幽谷的深、静。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饱食”:拟人,写丰收之景;“稻香”从嗅觉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肥硕”: 视觉,体现丰收之景。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运用拟人的修辞,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具体化,写出了松弛、闲静的氛围。
B、第二节:霜晨归渔图。
a.这一节诗中哪些词语表现了秋天的早晨?为什么?
【明确】冷雾 ;乌桕叶(落叶);白霜
b. 学生可能喜欢:
“冷雾”烘托出一派朦胧的诗意,又与季节吻合。
板书:游戏在渔船上
闲适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比喻。青鳊鱼像乌桕叶;另一层意思,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用倒装句体现渔民悠闲的心情。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轻轻”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归泊”既写景,又暗示时间,与上文“清晨”呼应。
板书: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陶醉 、渴盼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游戏”一词虚实相生,写出了渔人是在渔船上游戏,并不在乎打了多少鱼,更是在感受秋天,游戏秋天,写出了那份闲适。
C、第三节:少女思恋图。
学生可能喜欢:
第一句写出了秋季天高气爽,田野收获后显得更空旷,在入秋的蟋蟀叫声中,草野显得更加“寥阔”的感觉。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矛盾之美,体现清远的境界。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是放牛郎在夏夜吹响笛声,洋溢着芳香和热情。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秋天人格化。秋景在牧羊女眼中如梦幻一般的美,但牧羊女却在盼望着听到放牛郎热情的笛声,而“梦寐”一词写出了少女的情怀,牧羊女的感情似喜似羞。
?(五)总说秋天
1.生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邹忌讽齐王纳谏》(第1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庄子》故事两则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1《曹刿论战》(第2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2《邹忌讽齐王纳谏》(第2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3《愚公移山》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4《诗经两首》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第1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写作 口语交际 综合性学习(第2课时)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第1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邹忌讽齐王纳谏》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ppt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 第14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22课《在沙漠中心》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5单元第21课《伟大的悲剧》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5《伤仲永》教学设计(共3课时).doc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第27课《斑羚飞渡》教案.doc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木兰诗》教学设计.doc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第10课《木兰诗》教案及反思.doc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19《观舞记》教学设计(共1课时).doc
-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第五课《伤仲永》教学设计和教后反思.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