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土佐日记》中的社会讽刺主题.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土佐日记》中的社会讽刺主题.doc

论《土佐日记》中的社会讽刺主题   作者简介: 武颖(1984—),女,山西太谷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日本古典文学。   摘要:本文针对《土佐日记》中社会讽刺这一大主题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土佐日记》对人情浓厚的鲜明对照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世道人心,突出了作者作为第三视点的评判和作品的主题,并使作品结构颇具特色,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土佐日记》的文学价值。   关键词:对比;主题;结构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3)07—0109—02   纪贯之(868~945)是日本平安中期的著名歌人,其作品《土佐日记》开创了假名日记文学的先河,对此后的女性日记文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巨大影响。《土佐日记》紧紧围绕社会讽刺、歌论展开、自我观照等三大主题展开,综合运用多种文学表现方法,展示出一幅幅生动的人情世态画卷。   纪贯之被收录于《小仓百人一首》中的和歌“人はいさ心も知らずふるさとは花ぞ昔の香ににほいける”就曾通过对花香不变,而人心易变的对照表达出作者对世道人心的感慨。而《土佐日记》更是作者在经历人生剧变、饱经人世沧桑之后的作品,因而更为集中和充分地展现出作者对人情淡薄、物欲横流社会的批判与讽刺。   一、送迎中的世道人情   《土佐日记》中共出现了17次对送迎和赠还礼品的描写,新任国守及其部下、往日相交的友人、曾经的部下、各地国分寺主持、各地医师等不同社会地位、身份以及修养的人悉数登场,展现出人情百态。以下试举24日国分寺主持送行与25、26日新任国守送行的场景进行对照说明。   廿四日、講師馬の餞しに出でませり。ありとある上下童まで酔ひしれて、一文字をだに知らぬものしが、足は十文字に踏みてぞ遊ぶ。   廿五日、守のたちより呼びに文もて来れり。呼ばれて至りて、日一日、夜一夜、とかく遊ぶやうにて明けにけり。   廿六日、なほ守の舘にて響応しののしりて郎等までに物かづけたり。漢詩声あげていひけり。やまとうた…とかくいひて、前の守、今のも、手取りかはして酔い言に快げなる言して、出で入りにけり。   两次送别登场人物不同,情景相异。24日主要来送行的人物是国分寺主持和普通百姓,25、26日主要人物是新任国守及其部下。从送别的方式来看,国分寺主持亲自前来送行,而新任国守则是命人请作者前去。国分寺主持尚且亲自前来,刚刚到任的国守却大摆架子,可见作者对新任国守的不满与讽刺。再看送行的场景,24日男女老幼都酩酊大醉,欢乐无忌,甚至连“一”都不会写的人醉酒之后竟踉踉跄跄地走出了“十”字,诙谐戏谑,展现出作者与民同乐的和谐景象。而在新任国守处虽是吟诗作对、夜夜笙歌,临行时的告别却异常冷淡。在这两个场景热闹与严肃、下里巴人与阳春白雪、情感的真挚生动与矫揉造作的对照中,作者亲民爱民的形象显得尤为生动,且鲜明地讽刺了当时你来我往、虚情假意的官场现状。   除此以外,如12月23日作者感叹对自己的卸任国人冷漠以对,不来送行,而与自己并不熟识的八木康教却前来送行,由此作者感叹感情真挚的人不会因世事的变迁而改变对人的态度,从而深化了社会讽刺这一主题。再如2月16日到了京都附近时有人设宴招待,其对于作者的态度比起当初上任时更热情,请客的人在乎的并不是与作者的情谊,而是他官场所得的钱财,这句话中在对设宴人今昔不同的态度对比中揭示出当时日本社会上普遍存在的贪图钱财的物欲主义。在赠礼还礼的情节中,作者强调自己的贫穷,意在与别的国守进行对比,别的国守在任期间均收受贿赂、大肆敛财,而作者却一直保持清廉,在这种强调和对比中讽刺了官场的腐败和其他国守的同流合污,也更突出了作者的贵族家族意志与高洁的品质。   二、船员与船客的对照   《土佐日记》中的行程多为水路,而作者对船员物欲横流的丑恶形象也进行了辛辣的讽刺。作者一方面通过对船员行为举止和态度等的描写揭示他们贪婪与粗暴的嘴脸,另一方面是将其作为煞风景的反面教材来展开自己的和歌评论和对雅俗的评价。以下一一举例说明。   从12月底到次年的5月初,由于海上风雨难测,加之海盗的威胁,船客们不得不依赖船老大及其船员,不但对其言听计从还必须时时施以贿赂,而船员又个个贪婪、粗暴、低俗,船客一行苦不堪言。如1月17日中关于船老大的描写中说一行人由于对海上旅行没有经验,只能对蛮横的船老大言听计从,忧郁与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再如2月4日的日记中记载船老大断定下雨不出港,却一天风平浪静,耽误了众人的行程。对此,作者用愤懑而充满辛辣的语气讽刺船老大航海却不识天气的愚蠢。   除对船员的愚蠢进行批判外,作品着力渲染了对船老大物欲主义的讽刺。由于作者是前任土佐国守,自然就成为了船老大的主要盘剥目标。如描写船老大多次送来加级鱼,作者以酒或米还赠,而船

文档评论(0)

sis_lxf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