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念长系写丹青.doc
一念长系写丹青
西山画卷,从西山走出
沿着一条幽静的石阶路往上走,路两旁松柏青青,走到八大处二处灵光寺五观堂,宋建华先生的《西山丛林》中国书画作品巡回展正在开展。
五观堂内,70幅书画作品,缘墙布展。其中50幅山水,小品清逸,大作轩昂,山山岭岭,四季风光、寺下人家,静卧桃源。20幅书法,承继汉隶,古朴浑厚,劲挺中呈遒美之姿。真是丹青溢彩,翰墨飘香。一室的山水墨色,流淌着青山绿水的清韵,诠释着禅境空灵的主题,让观展的嘉宾纷纷驻足赏析。
这些画作,取材于西山的真山真水,取材于西山的人文传说,是宋建华先生用15年时间,登翠微、平坡、卢师三山,深入丛林,穷尽溪流,野蔌山花,幽泉怪石,而绘制出的精品。
五观堂外,宋建华先生一身布衣,面容温润平和,镜片后面的目光满含笑意,一副谦谦君子风度。他回望西山,西山峰岭绵延相连。转过头,他目光深沉地说:“我的画从西山出发,还要回到西山。西山有我描摹不尽的山水和人情,西山之路,其路修远兮。”
书画路上,我的老师们
听宋建华老师谈起他的恩师们,也就仿佛在回溯他的艺术之路。
“我的书画之路是幸运的,每一个重要阶段都会有一个恩师引我前行,何大齐、吴铎、龙瑞、徐北汀、刘选让诸先生,是他们让我在书画艺术之路上越走越远。”
宋建华从小酷爱画画。小学将自创画作密密麻麻画满教科书的空白处,被老师告状,受家长阻拦。当一幅《小小足球运动员》在石景山区展览获奖后,老师和父母也看出他确实喜欢画画,就变阻挠为支持了。
中学进入艺术氛围、学术氛围浓厚的古城中学,有幸师从何大齐老师,绘画书法齐头并进。书法从楷书入手,临写柳公权玄秘塔和神策军碑、颜真卿的多宝塔及麻姑仙坛记。有了一定楷书基础后,开始临写泰山经石峪金刚经、乙瑛碑、礼器碑等汉隶碑帖。绘画苦练素描和速写。中学三年,跟着何老师,他打下了扎实的艺术造型能力。
跟着何老师学习的同时,宋建华到中国书画研究社报名,开始学习中国画。讲课老师是中国文物出版社编辑吴铎先生。吴铎老师推崇四王,他要求宋建华认真师法古人,一点一画,必须干净精准。为了让宋建华体验山水画中的“净”,吴铎老师请宋建华到他家,一盘墨,一碗水,一支笔,一张白纸,当场挥毫。完成后,当着宋建华的面,将那一碗仍然清清亮亮蘸笔用的水喝了下去,宋建华当场极受震撼。3年时间,宋建华打下了坚实的中国传统山水画法的基础。
宋建华接着考取了中国书画研究社的山水画研究班,授课老师是后来的中国国家画院院长龙瑞先生。龙瑞先生和吴铎先生正相反,极力推崇师法自然。当他看到宋建华临摹自己的画作有得意之色后,用激将法对他说:“你画了半天黄山泰山,你知道真正的黄山泰山什么样吗?看你得意的,你画的都是我嚼剩下的馍。”宋建华极受触动,到大自然中去写真山真水,从此在他心里扎下了根。这3年,宋建华又系统学习了中国画创作。
师法古人,师法自然,是修习中国山水画的两条必由之路,宋建华很幸运地早早完成了。
高中毕业后,宋建华用30多天的时间,与朋友苏志川到外地写生。他们走泰山,进安徽,奔合肥,下芜湖,登黄山,然后到了杭州、苏州、无锡、上海,坐船到青岛,上崂山。一趟行程,辛苦多多,但眼界大开。
1983年,宋建华参加工作来到石景山区园林设计室,工作任务是把平面的园林设计用美术语言诠释出来。在这里,他遇到了多才多艺的师傅刘秀晨。刘秀晨思维活跃,酷爱音乐,指导宋建华园林创作时,常会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那种流动的激情,夸张的体态,言语的无遮拦,极大地触动着宋建华,让原来内敛拘谨的宋建华也逐渐开始放开、放松。宋建华在园林设计院期间,独立创作了大型园林景观《山花烂漫》,得到了市领导的高度评价。取得成绩是令人欣喜的,更让宋建华欣喜的是,这种大型园林景观设计同时锻炼了宋建华的布局能力。应该说,设计院这几年,让宋建华有了驾驭大画的能力。1985年,宋建华与苏志川共同创作《百松图》,以黄山为背景,松石为语言,巧妙地把“向英雄学习”的文字融入画面中。《百松图》后来被广州军区收藏。2010年9月,宋建华独立创作6米长卷《重修永定河道图》。两个月后,又独立创作6米长卷《京西首都钢铁公司胜境图》和《京西首都钢铁公司雄狮图》。原《首钢日报》社长肖远立看到画卷感慨不已,当时题写撰联:“石景仙山千载巍峨,百年钢城万代雄风。”
后来,宋建华又遇到了徐北汀和刘选让诸先生,这几位老师都是绘画大家,他们的指点,对宋建华的艺术成长大有裨益。
因为痴迷,所以专注而快乐
宋建华先生拿出一本相册,翻开其中一页,他指着其中一幅照片说:“这是我的街坊刚买回相机时给我拍的,那时相机很稀罕,拍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我细看,几十年的照片,相纸已微微泛黄。照片中,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学生,坐在靠窗的桌前,正临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