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论“江鲍体”的审美差异.pdf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江鲍体”的审美差异.pdf

第 27 卷第 3 期 温 州 大 学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 2014 年 5 月 Vol 27, No 3 Journal of Wenzhou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May, 2014 论“江鲍体”的审美差异 邓成林 (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浙江杭州 310028) 摘 要:江鲍体的审美差异分诗歌和辞赋论述,诗歌方面,鲍诗反映社会面深广,江诗思想内容相对 贫乏;鲍诗带有民歌气息,流畅自然,多用对答体结构篇章,江诗过于追求语言奇采,字句雕琢的痕 迹明显。辞赋方面,江赋“以景化心”,鲍赋“以情为里”;江赋主旨显得单一,鲍赋则呈多元格局; 鲍赋发扬魏晋赋抒情言理特色,多有创新,江赋多模仿骚体赋或汉大赋,创新不足。 关键词:南朝;鲍照;江淹;江鲍体;审美差异;诗歌;辞赋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3555(2014)03-0062-06 DOI:10.3875/j.issn.1674-3555.2014.03.009 本文的 PDF 文件可以从 xuebao.wzu.edu.cn 获得 鲍照和江淹在南朝文坛有重要地位,历来“江鲍”并称,以两人为代表的文风称“江鲍体”, 主要是指其诗歌和辞赋而言。有关江鲍体之审美共性,学界已有不少论述;而其差异性,学界似 关注不多。本文拟从诗歌和辞赋两个方面分析其审美差异。 一、诗歌的审美差异 鲍照存诗 200 余首,江淹存诗 140 余首,两人创作呈现出不同的审美风貌,体现为如下两点。 (一)体裁与思想 鲍照以乐府闻名,既模仿汉、魏古乐府,又学习流行的吴歌与西曲。其乐府属于横吹曲辞、 相和歌辞、清商曲辞、杂曲歌辞、琴曲歌辞、舞曲歌辞和杂歌谣辞等,基本是俗乐,而没有创作 用于郊庙祭祀的雅乐,萧子显称其诗“雕藻淫艳,倾炫心魂”[1],当是指其乐府艺术魅力而言的。 乐府无疑是鲍照诗歌的代表,而他所开创的七言歌行,如《拟行路难》,在整个六朝都是独响, 王夫之尊他为七言的开山鼻祖。当时文人认为七言体小而俗,少有创作,而鲍照创作 20 多首七 言,并赋予其丰富的内涵,明钟惺评:“能以古诗声格作乐府,以五言性情入七言,别有奇响逸 趣。”(《古诗归》)他乐于接受新的艺术形式,具有艺术创新精神。而江淹要逊色很多,其诗以五 古为主,大量因袭前人的诗歌体式,《杂体》30 首模仿汉至梁 30 家诗体,品藻渊源。其乐府现存 9 首,含四言、五言和七言,而以四言为主,属“相和歌辞”“舞曲歌辞”“郊庙歌辞”,但基本是 雅乐,用于朝廷宴飨和郊庙祭祀,艺术价值不高,与鲍照乐府诗形成鲜明对照。 鲍诗个性鲜明而又情感强烈,饱含着一个沉沦下僚的知识分子的不平和哀叹,带有很大的悲 剧性,引起后世文人的强烈共鸣。其诗内容丰富,边塞、赠别、爱情、山水、拟古、咏怀、颂赞 等。其边塞诗独具特色,如《代东武吟》,对唐边塞诗有很大影响;闺怨诗,如《代白纻舞歌辞》 四首,对宫体有一定影响。其诗展现了社会中下层广阔的生活,诸如“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 得还”的悲哀,征夫与思妇相思之苦,游子漂泊在外的寂寥,门阀制度压抑寒门的愤激之情,他 收稿日期:2013-04-15 作者简介:邓成林(1987- ),女,安徽宿松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邓成林:论“江鲍体”的审美差异 63 还写亲身参与劳作之体验。江诗表现的思想情感相对单调,无非就是诉一己牢骚,清刘熙载称“江 文通诗,有凄凉日暮,不可如何之意”[2]。其诗主要写一己不得志,以悲恨为主题,“恨人心态” 在他诗中多有体现,尤其是刘宋时期,诸多不顺,《效阮公诗》15 首即这一时期代表作,这组诗 大量运用比兴,隐约表达对刘景素的讽谏。其与友人答赠诗也不离此主题,如《寄丘三公》“常 恐握手毕,黯如光绝天。安得明月珠,揽涕寄吴山”,《秋夕纳凉奉和刑狱舅》“金萧哀夜长,瑶 琴怨暮多”等,对广阔的社会生活反映不多,其诗歌反映现实的深度与广度皆不如鲍照。另外, 他还写骚体诗,如《山中楚辞》五首、《应谢主簿骚体》《杂三言》五首、《遂古篇》等,鲍照则 无骚体诗,这也是两人的不同处。 (二)语言与风格 鲍照乐府,向民歌学习,带有口语化特点,清新流畅,如《拟行路难》18 首,其五“君不见 河边草”篇,以河边草冬枯死春又生,城上日今日暝没明将更出为比,反衬人死一去不复返的悲 哀。“一去永灭入黄泉”“人生苦多欢乐少”“存亡贵贱付皇天”,以浅显的语言来表达沉痛感慨, 风格清新。《吴歌》三首、《采菱歌》七首、《中兴歌》十首,模仿吴歌与西曲,如《吴歌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