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云根诗词》漫谈.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云根诗词》漫谈.doc

PAGE  PAGE 4 《云根诗词》漫谈   二00七年秋,因职业之故,得识《云根诗词》;又因《云根诗词》之故,得识祥庚先生。相识之初,吾以常理待书待人,以为诗乃诗,人乃人,二者各为两端,其间虽有联系,然毕竟诗乃艺事,人为天物。艺可雕饰,物可掩藏,以可饰之艺何以见可藏之物?是以对人与诗,做分别看、做分别想;相识既久,乃知诗亦人,人亦诗,二者实难分别。乃因诗中之情,先生于接人待物中有之;诗中之事,先生于蹉跎岁月中历之。以诗观人,可见人之道德事功;以人观诗,可见诗之境界格调。古人所谓知人论诗、以诗知人,信不虚也。   庄生借庖丁言:“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道有所存,技必精也。技之精处,亦近乎道矣。   先生幼承家学,于诗词之音韵格律,时或捉摸,敢于书中标明诗体词牌,可见先生于此道之自信也。音韵格律,朱光潜先生于《诗论》中有所阐发。言音韵之用,英语派诗拒之,而法语派诗尚之。汉语之特点,与法语近。诗词节奏之疾缓、顿措,赖平仄范之;诗人情绪之抑扬,依音韵调之。守此道而词语之驱使、典故之安排、辞章之缝合,与时俱进可,因循守制亦可。纵观先生之于此道,可谓谨矣。一字之音不妥,虽形式可归绝、律,仍弃之为古风;一题之用今韵者,虽内容无伤法度,必出注以明之。   于此技之谨严,而令诗风以畅晓,何以故?题材与语词之采择使用翻新故也。《手机八拍》《数字化乡村》《开会》《报告》,题材新也;“宝马”“军衣”“粮票”“下岗”“企业”,语词新也。以新材入诗,以新词造句,实诗之大难也。稍有不慎而诗味尽失、句意顿消。乃因传统之审美,历千百年而成定式:青山绿水、野渡茅店以写景,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以状物;细雨轻雾、飘云落月以寄兴,春夏秋冬、阴晴冷暖以抒怀……故写桥必为木桥,言树多为枯树;牵马总是瘦马,穿衣不外蓑衣……仿佛不为此而不古朴,不为此而不清雅。依此建立于农耕社会、田园经济之审美观作诗,其路径必愈走而愈逼窄,其情事必愈言而愈遥远,令诗道成为一二山野老夫自说自听之技。先生敢于旧瓶中出新酒,规矩中见方圆,虽为世易时移之故、亦先生创新之勇气使然也。于难处见工夫,于难处求突破,亦先生之为人、为政乎?窃以为然也!   他如摩景状物,必穷形尽象,语语如在目前;遣词造句,多对仗工整,字字似为配偶(如“泥溅书中心忐忑,水淹铺下履参差”“赤橙生彩练,黑白走丹墀”句,不仅语工而词妥,而且事真而情深,意切而味长,可为状物写心之名句也),此不一一道出,留于有心之人自家揣摸也。   严沧浪曰:诗有别材,非关书也;诗有别趣,非关理也。书太多必吊书袋,以学入诗,令诗有句而无味,有调而无格。理太多则意在笔先,以义导诗,令诗义正而趣寡,格高而词鄙。故曰尽信书不如无书。君诗虽为旧体,而少典故之堆砌。稍有识见,亦不以常注解之,乃以刘氏尧汉先生之文、欧氏之德先生之文以辅之,使其识见于他人之口中道出,此法可助读诗之人参活句而不至死在句下也。   先生之诗,虽内容丰富,涉事宏博,非文人之闭门造车之眼界可比,然要之不外乎一言:情而已矣!情性,本诗之所持、本作诗之大端也,古人论之,已精而详,此不多言;然先生之情,与他人之情,又有所异也,故细而言之。先生之情为何?亲情、友情、民情也!亲情于《赠母亲》《赠妻子》《吊四弟祥顺》《谒父母故居》《女儿留学》《父女重逢》《游故乡柑橘园》《纪念先父百年诞辰》《母亲去世二十年祭》中可见;友情于《李鸿源先生七十寿辰》《赠张宏光》《张腊娘》中可见;民情于《打工妇女》《彝家穷孩》《深山教师》《菜农》《落凤村遭泥石流有感》中可见。情到深处,于不得不发而发之,不得不止而止之。其情或近于哭、或近于泣,或近于歌,或近于叹。其中有眷眷之心、有温温之意、有刻骨之痛、有悲悯之怀、有言之不尽之伤,所谓情语而皆景语于此见也。有此情,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所谓看花落泪,见月伤心,景语亦皆情语也。唯此情,肌理乃见丰厚,意度乃显沉郁,气势方觉绵长,境界方始阔大(吾爱先生所作之古风,乃因为此也);亦因此情,可见先生性情之人、赤子之心也。王静安先生言“境非独为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移评先生之诗,可为当矣。   本书于情胜之文而外,尚有纪事之功可言。寅恪先生承“六经皆史”之绪,开以诗证史之学,余于祥庚先生之诗词,有戚戚焉。先生之书,编年为体,以一九七0年始,以二00八年止,其间三十八年之身世、家事、国事,多有所记,此从时间言也;就空间而言,因先生职业多变、交游甚广,所以阅世深而所见宽,举凡一地之风情、他乡之故实,无不感而记之。或怀古、或思今;或登山、或涉川;或访贫、或问苦,笔之所触,心之所悟,文采自生,丘壑自成。阅之,乃知天地之博大非书斋学院之窄地可容;人情之冷暖,非幽愤凄愁之私情可拟。于此中见出世道、人心、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