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世界物理学研究中心从德国向美国的转移.pdf
Vo l. 14 No. 6
第 14 卷第 6 期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年 11 月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Nov.2014
世界物理学研究中心从德国向美国的转移
李工具
摘 要: 1933 年后为逃离希特勒魔掌而流亡美国的德国物理学家们,准时地完成了一场早在 20 年代中后期
就已悄然开始的世界物理学研究中心的转移。这场转移是通过德国的物理学家共同体逐步瓦解、人才不断外流,
美国的物理学科稳步发展、力量不断得到补充为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讲.以爱因斯坦为首的德国流亡物理学家
们向西半球美国的转移,为美国的世界物理学研究中心地位的确立起到了最终定格的作用。
关键词:世界物理学研究中心;学术共同体;物理学家
中图分类号: 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1-0169(2014)06-0114-06
1933 年 4 月 7 日,刚上台不过两个多月的希特勒政权,以种族和政治原因为由,通过《重设公职人
员法 ,开展了一场文化清洗运动飞这场运动在整个第三帝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中,导致了 2 400 多名
有犹太血统、有民主进步思想的科学家遭到驱逐。在逃离纳粹德国的 1 400 多名流亡科学家中,有 1 090
名流亡到了美国,他们当中约有 100 名是物理学家。然而这场发生在他们个人身上的德国悲剧,却一变而
成为了对他们的客居国美国的一场始料未及的幸运[1](P170l 。因为正是他们,为美国物理学科的发展提供了
不可或缺的、关键性的智力支持,从而将美国迅速送上了世界物理学研究中心的位置上。
但是人们不应忘记,以爱因斯坦为首的德国流亡物理学家们并非来到了一个科学上一团死水的国家,
恰恰相反,他们之所以会选择这个国家作为流亡的客居国,是因为他们受到了美国科学同仁的素质以及美
国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工作环境的吸引,并看到了这个国家未来科学发展上的光明前景。本文将通过对
1933 年前后美、德科学界局势的相反发展,以及德国物理学家流亡美国的重大意义的研究来证明: 20 世
纪 30 年代美国的世界物理学研究中心地位的确立,以及随之带来的自然科学上的快速发展,是德国流亡
物理学家与他们的美国新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两者之间的共栖性是不容分离的。正是这种共栖
性,才导致了世界物理学研究中心在 20 世纪 30 年代发生了从德国向美国的转移。
一、物理学国际化运动的发展与美国物理学的快速进步
自 1815 年以来,美国的高校一直是以现代教育之父威廉·冯·洪堡所开创的德国现代化大学体
制为榜样,甚至连美国大学的研究生院体制也是仿照德国大学的模式建立起来的。当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德国取代英国和法国成为世界科学文化中心时,美国在科学和教育方面还只能算是德国的学生。那时美国
的青年才俊也是以能到德国的大学留学而感到自豪,仅在 1815 年至 1914 年的这 100 年里,德国就为美国
培养了 1 万名博士。然而人们惊奇地发现:当 1933 年德国政局发生剧变后,美国却成为了所有那些以追
求科学成就为第一目标的德国流亡物理学家们最为理想、最为自然的选择。这种变化有着相当复杂的原
因,它首先涉及 20 世纪 20 年代以来物理学国际化运动对美国的深刻影响。
1918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物理学成为了自然科学领域中最为活跃的学科。走在科学发展最前
4乍看简介:李工真,历史学博士,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 430072)
李工真:世界物理学研究中心从德国向美国的转移
列的德国以及欧洲的物理学家们已经对物理学概念的根本性转变有了深刻的认识,他们预见到即将出现种
种新发展与新变化。这些物理学家以及他们的弟子们经常处于国际性的交往与交流状态中,慕尼黑、莱比
锡、哥廷根、莱顿、苏黎世、剑桥、哥本哈根以及柏林等地的大学和实验室成了他们旅途中主要的停靠
点~2J(P193) 。借助于研究基金与奖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