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技术、教育与人.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媒介技术、教育与人.pdf

本刊编辑部 .新技术应用:反思与展望 OER.2017,23(1) 的是,开放教学资源 (OER)和CreativeCommonsLi— 码技术的普及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主动 cense使这些教学材料的跨国界共享成为可能,这些 的创作者,从出版在线博客到制作数字视频音频作 开放资源为学习环境的设计提出新的挑战,教材的 品,从操作 3D打印到运作无人驾驶机器人飞行器 制作面临高质量的参照物;教材的再利用也面临着 (UAVDrone)解决现实问题。这些变化在挑战学习 系统化的筛选、管理及策展。 活动的设计,比如如何把教学的基础内容与实践活 (四)空间与时间——互联网技术使得授课和 动有效结合,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学科专家的 学习活动的空间和时间不再受教室或教学建筑的物 作用,以及如何协调不同的教学资源等。 理空间限制,也产生了学习活动的新时间概念:学习 我们知道,技术在即时而快速地更新,相关领域 可以共 时在 同一 间教室 里 (synchronousface.to. 的新秀在不断涌现,基于脑研究 (brain—basedre— face),也可以在线共时 (synchronousonline)在同一 search)的认知新发现、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随时 间或多间网络会议室里(与会人不必旅行),还可以 都可能加入教育机制和活动影响传授与学习。新一 非共时在线 (asynchronousonline)讨论或博客等。 代学生进入课堂 (不论是物理存在还是在线的)所 利用这些多元化的时间和空间,远隔重洋的老师、学 能利用的技术在不停演变,他们成长的环境,特别是 生、同学可以通过视频协同学习,概念性和理论性的 日常与之互动的技术,包括社会媒体如 Facebook、 知识可以在教室外传递给学生,从而使学习空间的 SnapChat、WeChat,游戏环境如PokemonGO和 日益 新设计打破传统阶梯教室的概念,开始发散式和模 智能化的掌 中移动设备与可穿戴技术 (wearable 块式教室设计。这些新式学习空间的设计使得跨学 technologies)相结合在为他们的数码技术素养 (dig— 科科 目和企业家教育更易接近现实,比如斯坦福大 italliteracy)提供随时更新的潜在培养。作为教育 学的设计学校 (StanfordUniversityd.School—http:// 工作者,不管我们主观上是否愿意面对和承认 ,新兴 dschoo1.stanford.edu/)就是先驱之一。 技术对教与学的影响在以难以准确把握的速度加速 (五)评估——新技术为学习效果的评估提供 进行。基于中国重视教育的传统,充分吸收和利用 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线学习系统渐渐开始注意把 新技术便利和相对低廉的成本,提升中国教育弯道 认证(accreditation)系统或标准考虑在系统之 内,大 超车和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魅力的能力,教育技术 数据和学习数据分析使系统可以有序、长期地跟踪 专家和学者认识上述六个方面的潜能和挑战并付诸 学生的学习行为,并使学习途径个性化成为可能。 实施可能对学习活动的成败能起关键的作用。 慕课与微文凭使教育更加经济实惠并与个人的就业 [参考文献] 发展 目标相结合(Straumsheim,2016)。这些挑战使 Straumsheim,C.(2016).MicroMastersonaglobalscale[J].In— 学习设计人员设计更真实的学习评估方式,而不仅 side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