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5卷第6期 河池学院学报 V01.35No.6
OFHECHIUNIVERSITY Dec.2015
2015年12月 JOURNAL
毛南傩戏的戏剧艺术探微
谭为宜
(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宜州546300)
[摘要]从戏剧艺术角度考察长演不衰的毛南族傩戏有如下特征:一、戏剧的程式化与幕表戏特征;二、神
秘元素的陌生化效应;三、与现实紧密结合的戏剧内容;四、“第四堵墙”的虚无化带来的亲和。毛南傩戏从它的受
众和艺术环境中获得了生存、发展的力量,但在多元文化变革的今天,也应i3t-与时俱进,寻求突破。
[关键词]毛南傩戏;戏剧艺术;程式it;陌生化;第四堵墙
[中图分类号]1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谭为宜_(1956一),男,湖南茶陵人,河池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代戏剧。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学校立项科研项目“桂西北地方戏剧艺术内涵与发展路径研究”(201204LX405)。
在中国唯一的毛南族自治县——广西河池市 戏剧表演艺术的文化现象,至今仍保留其原生态的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至今还流行着一种民俗活 演出形式和艺术内容,包括口口相传的故事、手抄
动——“肥套”。“肥套”是毛南语“还愿”的意思, 唱本、山歌唱腔、木制面具、打击乐器、有特色的服
“肥套”盛行于明清时期,主要活动地域是在环江县 装道具、张扬的程式化舞蹈动作等,实际上是一种
下南乡一带。该项活动被列为2006年5月20日第一程式化和幕表戏的表现。
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代号为:465IX一17)。 (一)演出的程式化特征
毛南族肥套活动包含了傩歌、傩舞、傩乐、傩故 毛南傩戏的程式化外延是大于传统皮黄戏曲
事、傩戏等形式,其中以傩戏为主要形式,毛南傩戏 的程式的。皮黄戏曲的程式由戏剧美学与接受美
神秘、古朴、贴近生活,深受当地百姓喜爱。尽管文 学共同塑造,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表演与接受程式,
化大革命期间被斥之为“封建迷信活动”,几乎遭到 即“执鞭如乘马,推敲似有门,叠椅为山,方布作车,
毁灭性的打击,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新时 四个兵可代一支人马,一回旋算数千里路
期这一民间艺术的奇葩又在毛南山乡绽放,每年演 ……”E1]144;而毛南傩戏的程式除此之外,还是一种
出十数场至数十场之多。列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仪式化的程式,由于傩戏源自于祈神的活动,对于
遗产名录后,吸引了中外专家学者研究的兴趣,考 还愿主家来说,可谓关乎一家老小平安,子孙后代
察、欣赏、猎奇者纷至沓来。一项民间艺术活动为 繁荣的大事,因此十分庄重、神圣,逐渐就形成了严
何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在当下传统的民族民间艺 格的固定程式。我们在演出现场考察中发现,尽管
术普遍不景气的大趋势下,傩戏这一较为古老的民族 不同的师公队伍的表演会有形式和内容上的差异,
戏剧颇显得“一枝独秀”,这确实有值得研究的地方。 但那些差异基本上不是本质的颠覆或程序的迥异,
通过对实地演出的考察和对音像资料的分析 换句话说,他们的程式是大致上一致的,尤其是迎
研究,毛南傩戏之所以受到老百姓的欢迎,表现了 神、敬神、送神的关键性情节几乎没有差异,产生差
顽强的生命力,从戏剧艺术的角度考量与其具备的 异的多是在演出细节上,例如乐器的节奏、唱词的
特征密切相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