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达人秀》的双重救赎何以可能.doc
《中国达人秀》的双重救赎何以可能
摘要:在我国选秀节目整体趋于平淡之际,东方卫视的《中国达人秀》却一枝独秀,让我们重新看到了选秀节目的生命力。《中国达人秀》作为一档选秀节目,巧妙而精彩地宣扬了主流价值观的同时,又创造了选秀节目的收视奇迹。它的成功之道的确为选秀节目的创作提供了若干的启示,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中国达人秀》的节目形式及其承载的意识形态,来分析其是否完成了重塑当代国人精神内核和重振选秀节目的双重救赎。
关键词:中国达人秀;救赎;节目形式;精神内核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7-0129-01
我国的综艺娱乐节目从1990年的《综艺大观》,到《快乐大本营》,再到时至今日的《中国达人秀》,已经走过了20多个年头。市场的激烈竞争,逼得国内综艺节目原本就不足的创新能力愈发山穷水尽,催生出源源不断的山寨节目。国内综艺娱乐节目陷入愈演愈烈的同质化竞争和不可避免的审美疲劳的双重夹击之下,在这其中选秀类节目虽然屡次尝试突围,却不时踏入“搏出位”的误区。
在选秀节目饱受诟病并逐渐淡出人们视线之际,2010年上海卫视的《中国达人秀》却一炮而红,即使是走入第二季的《中国达人秀》,其第一场巡演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以64.5%的市场占有率高居收视榜首。那么,在取得高收视率的同时,是否就意味着我国的选秀节目焕发了新的生命力,电视开始承担起重塑国人精神内核的责任呢?正如约翰?费斯克曾在《电视文化》中指出:电视固然有意识形态的复制效果,但电视阅听人也可自行从文本中寻找意义,并从中得到愉悦。因此,《中国达人秀》的双重救赎,就指的是一方面将选秀节目已经失去的生命力重新唤醒,另一方面就是找回电视本身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功能,重塑国人的精神内核。
一、《中国达人秀》的双重救赎之路
如果就《中国达人秀》的性质而言,它是一种通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它具备了通俗文化商品性、娱乐性、、通俗性的特征。在“后选秀”时代,它能够在第一季、第二季的播出中保持收视率的坚挺,其对选秀节目救赎之路总起来归结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其独特的节目设置形式,挽救了选秀节目的颓势,重新将观众拉回电视机前;另一方面就是节目所传达出的思想内涵,引起了观众内心的极大共鸣。
(一)选秀节目的救赎之路
当我国的娱乐选秀节目度过了初创时期的火爆,开始进入山寨、跟风的浪潮之中,可以说选秀节目的单一性和局限性成为其继续发展的绊脚石,《中国达人秀》作为中国引进的一档综艺节目,之所以能够取得收视奇迹,就在于其对以往选秀节目的突破,依靠其独特的节目制作流程,重新找回了选秀节目的本质内涵,从而重新挽回了失去的观众群。
在前期的策划海选阶段,达人秀对选手才艺的限制并不严格,并且不局限于海选,而是寻找一些类型化的选手,如胖子、小孩、舞者、袖珍人、老年人等,以其身份特征和特有的故事吸引观众,这在无形当中既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又区别于传统的偶像选秀的功利性。在后期的录制比赛过程中,一方面将比赛放在上海音乐大厅里举行,充分的表明了平凡人可以享受平等以及对小人物的尊重;另一方面,注重戏剧化的叙事手法和大量戏剧化镜头的运用,节目组采用“守株待兔”的纪录片拍摄手法,将选手参加节目的每一个瞬间都记录下来,同时对观众落泪,评委起立鼓掌,选手面对评委负面评价时的一个表情等都进行细致的呈现,从而给电视机前的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此外,达人秀的评委设置,令人眼前一亮,高晓松主要对选手的表演作专业水准的把握;伊能静动情的点评让节目更具人情味;周立波则以幽默、搞笑活跃现场气氛。三位评委各具特色,彼此互补,确保了达人秀的可看性、娱乐性和专业性,达到了“以情动人、以艺惊人、以志励人”,让观众多了份难得的情感体验。
(二)受众心理的救赎之路
在电视选秀节目中,长期以来经常出现舞弊传闻,评委的公平性也饱受争议,从而导致电视媒体的公信力下降,媒体文化走向粗俗、粗糙的极端,同时,又影响了当下社会背景下的受众的思想意识。然而,《中国达人秀》的出现无疑给中国选秀娱乐节目注入一剂清醒剂,它追求的那种“真实娱乐”和“民生娱乐”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回归主流,“传递了真情、自信、自强、尊重,为最普通的百姓打造了一个实现梦想的平台”,从而走上了一条对受众心理救赎的道路。
首先,达人秀的成功就像雷达,触探到了始终深藏在公众心底的梦想。如果以“超女”为代表的选秀节目是对“80 后”、“90 后”年轻人张扬个性、追求自我等等诉求的满足,那么达人秀着眼的则是每个人梦想的实现。当谈论梦想成为一种奢侈的追求之时,达人秀无疑将这一虚无缥缈的内心诉求现实化,从而完成了对对现实社会的消解,最终唤醒了许多人已经冰冷的内心,使得受众开始重新诉求内心的渴望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