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徐士俊生平事迹考略.doc
徐士俊生平事迹考略
摘 要: 明末清初文学家徐士俊,精通词、曲,一生著述多种。少时读书于塘栖,与卓人月交往甚密,一生五次乡试皆未中,第五次乡试后正值明清剧变,故绝意仕进,放情山水,晚年归家终老,一生坎坷。
关键字: 明末清初 徐士俊 生平
塘栖古镇,位于今杭州市北部,与湖州市德清县接壤,地处杭嘉湖平原南端。京杭大运河穿镇而过,哺育了塘栖,塘栖物产丰富,人杰地灵,明末清初文学家徐士俊就出生在这里。
一、家世
徐士俊(1602―1681),原名?P,字野君,又字三有、无双,号紫珍道人,又号西湖散人。世居塘栖落瓜里,人称落瓜西徐。据《雁楼集》卷七《梁溪道中逢五十初度自寿》诗下注云:“辛卯六月朔,同卓辛彝太史在毗陵,适逢杜觉庵侍御按渐,辛老与之联舟,设席偕至梁溪,附记。”辛卯为顺治八年(1651),逆推知士俊生于万历三十年(1602)。王??《徐野君先生哀辞》记:“康熙辛酉,西水徐野君先生年臻八十。正月十三日,将赴馆吴山,过余墙东草堂。……逾月归里,不数日以讣闻……”[1]辛酉为康熙二十年(1681),“年臻八十”,逆推亦可知士俊生于万历三十年(1602),“逾月”约在农历二、三月间,故士俊卒于康熙二十年(1681)二、三月间,享年八十。
其父若赤,“绩学有年,久困场屋,五十而殁。”[2]另据《雁楼集》卷十九《与沈虬书妹丈》所云:“先君去世,舍妹方当八龄……恰是生逢戊午……”[3]戊午为万历四十六年(1618),其妹生于此年,故其父去世约在天启五年(1625),逆推可知,其父生于万历四年(1576)。另据《雁楼集》卷二十《与陈九容》中提到:“忆丁卯岁,同天石舍弟,读书白门之鸡鸣山,……”故士俊除有一妹,应还有一弟。
《雁楼集》卷二十四有《代内子哭季弟文》,此文作于“崇祯五年壬申季春三日”,从文中可知士俊有妻沈氏。沈氏族称“漳溪沈氏”,其家有四子,“予汝四人,同气连枝,上有大兄,下及两弟”,其妻沈氏卒年或可知,《与陈九容》中提到:“……不意辛巳其荒,卖琴卒岁,又十五年,而闺中白头已相离矣……”辛巳,崇祯十六年(1641),“又十五年”,为顺治十三年丙申(1656),故其妻沈氏约卒于此年前。士俊与沈氏有两子,《雁楼集》卷二十《与内子》提到有一子名“笙儿”,另同书卷四有诗《种树示瑛儿》,故另一子名为“瑛儿”,另据《分类尺牍新语》廿三册张元时《寄徐野君外父》,可知士俊或有一女。
二、徐卓交往
士俊少年聪慧,“于书无所不读,发为文,跌宕自喜,好为乐府、诗歌、古文辞,”[4]但不喜被人所知,所作“第谨自秘匿,人罕有知者。”[5]直到同里卓人月偶见士俊之作,惊叹道:“里有名士二十有余年,予亦生二十有余年,而不相闻名,予过矣。即日具书?牛?延之于家,诗晨酒夕,欣得良友,自此有《徐卓晤歌》传于人间。”[6]卓人月是塘栖山水孕育出的一位文学奇才,在其短促的一生中,从事了不少的文学活动,前人已撰文对卓人月生平家世及其独特的戏曲悲剧观作了精彩的论述,故在此不赘述。[7]
卓人月可以说是对徐士俊文学创作影响最大的人。据《雁楼集》卷二十四《哭卓珂月文》可知两人订交乙丑(1625)之年,现存两人合辑《古今词统》十六卷(明癸酉刻本),并附《徐卓晤歌》一卷,《古今词统》是两人之间最重要的合作,《徐卓晤歌》是两人友谊的见证。《古今词统》刊刻于崇祯癸酉(1633),但据孟称舜《古今词统序》,早在己巳(1629)秋,卓人月已携《古今词统》稿过会稽请其作序了。《古今词统》卷一前题有“卓人月珂月汇选,徐士俊野君参评”,事实上应是两人共同汇选参评的,徐士俊在《古今词统序》中叙述了辑录的缘起及甘苦:
词盛于宋,亦不止于宋,故称古今焉。古今之为词者,无虑数百家……余与珂月起而任之曰:是不然,吾欲分风,风不可分;吾欲劈流,流不可劈;非诗非曲,自然风流;统而名之以词,所谓言与司和者是也。考诸说文曰:“词者意内而言外也,不知内意,独务外言,则不成其为词”……吾二人渔猎群书,哀其妙好,自谓薄有苦心,其间前后次序,一以字之多寡为上下,自十六字至于二百三十字有奇……我二人其庶几乎,言与词合彼作词媒,言与人同此成信友,今阑之书允宜与金石之录并垂矣……
《古今词统》一书,后人对其多有称赞之词,清初王士?G曾有描述:“《花间》、《草堂》尚矣。《花庵》博而未核,《尊前》约而多疏,《词统》一编,稍撮诸家之胜。”[8]邹祗谟又进一步指出:“《词统》一生,搜奇葺僻,可谓词苑功臣。”[9]
另据《雁楼集》卷二十五王??《题春波影》诗注云:“《春波影》一剧作于天启乙丑,刻于崇祯戊辰。”可知,这部被祁彪佳赞为“?V?V直追元人而上矣”[10]的《春波影》杂剧作于与卓人月相交这一年,故有可能是在卓人月的影响之下,士俊才作此杂剧的。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