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美.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美

探究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美   摘 要:在课堂中,语文教学不能只停留在“教”,还得讲究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美。本文阐述了在教学内容中感受语言美、在教师的语言中感受课文内容的美及在课文的教学中感受节奏美,从而让教师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做到语言美 关键词:课堂教学;语言美;内容美;节奏美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8-340-01 教学是一门艺术,-堂优秀的语文课更是一件珍贵文物的艺术品。教学语言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有的语文教师讲课,听起来就是一种享受;亲切和顺,音调优美和谐。纵然是枯燥乏味的课文内容,从他口中讲出来.也能变得生动真切,有条有理,听课就是在享受一顿“语言艺术”大餐。可有的教师则不然:或语言干瘪乏味,表情呆板无趣;或高腔高调,把人压得透不过气来;也有的是干涩枯燥地照本宣科,满口的名词术语,让人听不懂;还有的是漫不经心,少气无力,讲得直让人昏昏欲睡。这样的课堂语言,即使内容再好,准备再充分,也难以打动学生。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讲究课堂语言的艺术魅力。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教学语言吸引学生,做到语言美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在教学内容中感受语言美 在中学语文课本中,有不少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这些语言艺术的珠宝,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留传下来的珍贵的精神财富,给人以无穷的智慧,从这些美的教学内容中,我们感受得到它的语言美。语文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去体验美,而是应该启发帮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去体验课文中表现的美。如教学《沁园春“美读”。此文语句优美、生动形象,读起来朗朗上口,而又极富诗情画意。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文中的语言美,激起学佳的阅读情趣,可先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读,让学生在优美、和谐的乐声中感受毛泽东笔下那北国壮丽的雪景,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而后着重指导学生理解文中标点符号的作用,使其在朗读过程中恰如其分地掌握停顿,感受快慢相宜的节奏,指导学生掌握重点词语的重音读法,使其感受到课文的力度美 二、在教师的语言中感受课文内容的美 语言是教师的基本功,良好的语言是一个优秀语文教师必备的条件之一。每个教师的语言风格各异,有的委婉动听,如涓涓细流滋润学生的心田;有的铿锵有力,如洪钟般敲打学生的心灵;有的则幽默诙谐,闪烁着智慧的灵光。但不论怎样,只要能使学生听得真切自然,都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展开美的想象。如朱自清先生的《春》,就用这样一段话开场:“我们一提到春啊,眼前就仿佛展现出阳光明媚、东风浩荡、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所以古往今来啊,很多诗人就曾经用彩笔来描绘春天美丽的景色。” 这段活,绘声绘色,有景有情,可谓生动形象,精彩极了,在授课中适当穿插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轶事、笑话,恰如其分地引用篇言、警句、诗词、谚语,这样的教学语言,往往能振奋学生的精神,活跃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与疲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殿堂 三、在课文的教学中感受节奏美 一堂好的语文课,如同一支优美的乐曲,那美妙的旋律使学生久久不能忘怀,学生与其说是在上课,不如说在欣赏音乐。这就要求教师针对学生的特点、教材的特征合理安排教学节奏,既可以似紧锣密鼓,也可以如清泉滴漏;既可以具有《十面埋伏》那样的起伏冲荡,也可以蕴涵《春江花月夜》的舒缓清远。教学的节奏既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与接受能力,又要突出教才的重点与难点,使学生学有所得。比如古人所云“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在上课之初,教师可采取一些有效措施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这一节课上来,形成有意注意。在讲授新课时,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形成无意注意,但在讲授教学重点和难点时,节奏要放慢,使学生保持有意注意,充分理解和解决问题。面对那些学生一看就懂的简单知识,教师只需略加提示,一点带过,加快教学节奏。当学生保持一段时间的高度紧张的有意注意后,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讲授一些有趣的教学例子,能使学生适当放松。在课堂要结束时,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提出明确要求,使学生的注意力又回到了有意注意。张驰有度的教学节奏,能使学生的思维进入积极、活跃的境界中。如鲁迅的《友邦惊诧沦,就可以采用这种快节奏。鲁迅在树立“靶子”后,以犀利的文笔,满腔的仇恨,连射“三箭”,批驳敌方论点,最后“一箭”,击中敌方要害,把敌人驳得体无完肤,文章气势磅礴,配以语文教师激越的情感,学生感到痛快淋漓。在《背影》里,便可以采用慢节奏,让学生慢慢品味出世态炎凉和父爱之深。《中国石拱桥》一文,学生只有在仔细理解课文介绍后才感受得到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语文课堂教学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语文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语文教学语言艺术与语文课堂数学效果有密切的关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很大的程度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