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考复习小抄-口生知识点.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态系建立的中心原则:生物体对其赖以生存的环境有影响,最先定植的是先锋菌,先锋菌定植后改变了环境,给后继定植的细菌创造了定植条件。 人体三大防御屏障:健康的皮肤和粘膜提供物理屏障;各种分泌液提供化学屏障;正常菌丛提供生物屏障。宿主体内不同部位的菌丛不同,但在不同个体中同样部位上菌丛组成基本相似。 口腔生态系:颊上皮生态系;舌背部生态系;龈上牙菌斑生态系;龈下牙菌斑生态系 嗜冷微生物:25°;嗜热:45°;嗜温:25~37° 口腔菌丛主要成员:微需氧、兼性厌氧、厌氧菌 口腔PH:5~8 唾液中的抗体:主要是SIgA 龈沟液中抗体:主要是IgG 最早定植菌:血链菌(S.sangius) 唾液中细菌非特异抑制因素:溶菌酶、乳铁蛋白、乳过氧化物酶 生物膜发育的5个阶段:在表面形成条件薄膜; 细菌分子对宿主表面吸附; 同种细菌间聚集、一种细菌间共聚集; 各菌种属的繁殖; 细菌从生物膜脱附着、传播或定植到其他部位。 牙面上获得性薄膜:成分大致与唾液相似,黏蛋白、糖蛋白、血族抗原、免疫球蛋白 成熟菌斑成熟的标志:栅栏状结构 龈上菌斑:G+占多数。光滑牙面:优势菌为链球菌。点隙裂沟:变链菌数量比光滑面多,陈旧裂沟菌斑中优势菌有从链球菌转向乳杆菌的趋势。 龈下菌斑:少受自洁作用的影响,相对稳定,有来自血液的丰富营养物质,氧化还原电势低,利于厌氧菌生长。附着性龈下菌斑:G+球菌、血链菌、轻链菌、G+杆菌(放线菌、内氏菌、丙酸菌)。非附着性龈下菌斑:G-厌氧菌、螺旋体、新月形单胞菌、二氧化碳噬纤维菌。 牙菌斑成分:细菌:龈上:微需氧和需氧和兼性厌氧(链球菌、放线菌、奈瑟菌、乳杆菌) 龈下:厌氧菌(拟杆菌、梭形菌、韦荣菌、消化链球菌) 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宿主唾液和血清。 非细胞成分:糖(葡聚糖、果聚糖),脂肪,无机物(钙、磷、氟) 羟基磷灰石:Ca10(PO4)6(OH)2 釉质成分:无机:95%, 钙、磷:主要,从外到内,逐渐降低。钙分布不均,牙颈部最高 碳酸盐:从外到内,逐渐升高,釉牙本质交界处最高,与成釉细胞代谢有关 钠:从外到内,逐渐升高,内层含水高易与钠结合 镁:从外到内,逐渐升高,不受口腔环境影响 氯:从外到内,逐渐降低,不收口腔环境影响 氟:从外到内,逐渐降低,影响釉质氟的因素:(1)釉质蛋白:釉质蛋白浓度高,氟高(2)组织液(3)外环境(4)生理性磨损:切缘氟相对减少,牙颈部大量堆积 其他微量元素:铁、锡、硒,表层高 有机:0.4~0.8% 蛋白质:两大类:疏水性釉原蛋白(amelogenin)和酸性釉蛋白(enamelin) 釉原蛋白:疏水、低分子量、含较多非极性氨基酸 非釉原蛋白:分子量大小不等、亲水、糖基化,釉丛蛋白、鞘蛋白、釉蛋白、成釉蛋白 蛋白水解酶:基质金属蛋白酶20(MMP20),丝蛋白酶 其他成分:水(4%重量),脂类(0.5~0.6%),枸橼酸盐(0.02~0.1%),糖 釉质硬度:牙萌出后硬度逐渐增加。老年恒年轻恒成熟乳不成熟乳牙 釉质密度:表面最高,未萌牙已萌牙,乳牙恒牙 釉质表面化学:表层釉质有一定的渗透性,表层无机物含量大、矿化程度高、密度硬度大、 溶解性小 牙本质、牙骨质成分:来自间质细胞,70%无机成分,20%有机成分,10%水 无机成分:70%,碳、磷酸盐,少量钠、镁、氯、微量元素,大部分与胶原纤维伴行,沉积在纤维内,部分沉积于胶原纤维周围,部分沉积在钙球内。 有机成分:20%,胶原,非胶原蛋白,蛋白多糖,脂类(中性脂、磷脂),枸橼酸盐(与钙离子螯合) 胶原:牙本质中90%,I型为主,少量V、IV,胶原纤维吸收矿物盐沉积钙化,牙本质胶原比软组织胶原稳定,不易溶于酸和中性溶液。 牙骨质中大部分为不溶性胶原,I型为主。 非胶原蛋白(NCPs):带负电、酸性。成牙本质细胞源性:牙本质特异性蛋白(牙本质磷蛋白、牙本质涎蛋白),矿化组织特异性蛋白(牙本质基质蛋白I、骨涎蛋白、骨钙素、骨桥素、糖胺多糖);非成牙本质细胞源性:血清蛋白 牙周组织胶原:牙龈:I、III主要,少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