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乃英语之魂.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要乃英语之魂

简要乃英语之魂摘 要: 人们在语言交流中常试图讨论问题、发表看法、保护自己、驳倒他人,而在关键时刻、危难关头、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人们更多的是抒情达意、渲染气氛等。而在此情景下的语言有其独特性――言以简洁为贵:“Brevity is the soul of English.”(简要乃英语之魂)。美国911事件引起了世人的关注,事发后铺天盖地的报刊评论纷纷跃然纸上。本文收集了部分人们在紧急时刻危难关头的用语,同时也研究了美国报纸杂志的评论。由此,我们可领略语言文字的风采,品味人们在危难关头的语言运用,同时也体会英语修辞在表达中产生的艺术感染性,以及简洁表达在内容和形式上所具有的音乐节奏感和情感表现力。 关键词: 简要 紧急时刻 用语 我们学习语言就是要遵循语言规律,学习语言的本体。语言系统中的语义和语用修辞就是语言本体。它们互相渗透、相辅相成;在语义系统中我们侧重的是选词择句,并使之叙述准确,而在语用修辞方面我们侧重通过修辞手段,唤起生动的联想,使之取得艺术性的表达效果。这二者是不同形式的美、不同风味的美。修辞讲究生动、形象,但简洁在某些情境中却更为感人。它们有机地结合和自然地交融,在语言表达中互相衬托,它们是各具特色的手段,同时并存,互不替代,我们的语言文字就此有了崭新的多视角。 一、直观简要陈述 英语语言的简洁、简明、简单及简要,都是为了使语言运用起来更加精确,以上也都是优秀写作的关键之处。本文将着重通过美国911事件中人们在危难关头用语集锦来论述如何明晰、准确又生动、形象地表达语言的感人之美。我们还可以通过例证赏析到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通过表达的内容和方式充分感受和品味到语言的美。这些都有助于达到人们之间的有效交往和正确理解。总之,简洁在报刊英语中运用更为突出。 直观表达看似简单,却能形象地描述事物,不转弯抹角,点中要害,说出实质性的东西。这些直观表达在特定的题旨情境下却能体现出说话的精彩纷呈。以下有四例直观表达的报道。 1.2001年《华尔街时报》9月12日第18版上,Daniel Henninger对世贸中心倒塌时的目击者进行采访报道的原文如下:I saw it all.Then I saw nothing.(First-person account of eyewitness to the terrorist attacks on the World Trade Center Towers)。 2.2001年《纽约时报》9月24日第82版上,Eric Roston是这么报道的:All His Office Mates Gone(Howard Lutnick of Cantor Fitgerald)(The Economy/A CEDs Story,Brief Article)。 3.有一位妇女从窗口往外看,她口都合不上,后来终于说了出来:“It sounds really stupid,but at first we thought it was people throwing their computers or desks out of the windows,trying to save whatever work they had,”后来她明白了,这些从窗口里扔出来的是人“They were wearing suits.Their ties were flapping.”。 4.灾难发生后,人们纷纷拥上街头,大家聚在一块大声小声地说个不停。纽约本来就是个全世界各民族的大熔炉,对这些妇女们是这么描述的:All different races.There were Asians,Indians,Hispanics.You name it.They were there. 以上引文中的词句用在别处可能淡而无味,但是用在上述特定的情境中,却能紧扣情境题旨。例如:目击者看到了双子塔楼受袭击的全过程,楼塌人亡,一切都不复存在,一个“all”,一个“nothing”形成鲜明对照,划破时空,文字朴素、坦率、准确,一个表层的说白若如一个深层的潜台词;一个“gone”字,道出了事实,这也是一个多么辛酸的字眼;对从世贸中心飞出来的人的描述此处也是简言白语,平铺直叙,不修辞藻,即使有选择措辞,也是准确有力;例句中有个词语“you name it”;一定要摸透它的含义,理解好这个短语。我们在语言实践中,在这上下文中可体会出它的含义就是“只要你说得出,他们就有”,或“要什么人就有什么人”或“街上的人种应有尽有”。我们可以设想上述报道中或在危难关头还运用婉语、曲言之类的高谈阔论,那么这些浓厚的生活气息就会荡然无存,悲伤的感情色彩也会轻描淡写,说不定一场悲剧在纸上却是一场闹剧。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