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司法改革研究-名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司法和司法改革是上层建 筑领域 的重要现象 。本章依据 马克思主义关于法与经济基础 相互关系的唯物史观 ,对我 国 司法改革现象作 了深入分析 , 认为司法改革 的物质动 因是我 国经济基础 的重大变革 ,司法应当 根据经济基础 的要求进行相应 的改革 ,为巩 固和发展经济基础服 务 。本章在分析我 国司法改革 的成就与不足 的基础上 ,强调应当 树立科学的司法改革理念 ,包括司法改革应 当立足于 中国现阶段 经济基础及其他社会现实等 国情 ,借鉴 国外司法制度但不完全照 搬 ;制约司法改革 的其他体制 因素也应当改革 ;司法改革应 当坚 持 以公正与效率为终极 目标 ,但公正始终应当居于优先地位 。 司法改革无论在理论界还是在 司法系统 内,都是一个非常有 吸引力的热点 问题 。其热度 已扩散至全社会 ,几乎所有 的人都在 关注 当代 中国的司法改革 。而 中共十六大告诫全党 : “社会主义 司法制度必须保障在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 ”,并强调 “推进司 法体制改革 ”,则又将使更多的人更加深入地思考 中国司法改革 的 问题 。 司法改革何 以如此引人高度关注 ? 司法是极为重要 的法律存在形式和实现形式 。法律被社会成 员实实在在地感受和体验 ,法律所具有 的对人们行为 的规范功能 和 由此产生 的对社会秩序 的管理功能 ,很大程度上通过司法活动 第 2 页 的过程和结果得 以体现和实现 。司法所具有 的这种工具性价值 , 使任何统治阶级都不得不对于司法权 的行使予 以高度 的重视 ,并 为此不断地总结经验 ,不断地改革司法 ,提升司法在实现法律任 务 中的功能 。正是或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原因,中共十五大强调 “推进司法改革 ,从制度上保 障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 判权和检察权 ”,并 由此催发 了全 国范 围内的司法改革热情 。也 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原因,中共十六大又 明确提 出 “推进 司法体制 改革”,为我国司法改革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明确的任务和 目标 。 司法改革无疑具有 国家意志性 的特征 ,反映出国家通过司法和实 行司法改革促进法律有效实施 的强烈愿望 。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 司法改革纯粹是一种意志范围内的活动 。马克思主义 的历史唯物 主义告诉我们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作为上层建筑重要组成 部分 的司法制度 的任何改革 ,都有其经济基础方面 的原 因,受经 济基础 的制约 。即使看起来似乎意志尤其是执政党 的意志主导了 司法改革 的进程 ,也不能否定在其背后起决定作用 的因素依然是 经济基础及其他社会存在 。这里笔者试从历史唯物主义 的视野观 察司法改革 问题 ,以马克思主义 的唯物史观分析我 国现阶段司法 改革与我 国经济基础变革 的关系 ,探讨如何适应经济基础变革 的 需要推进和深化我国业 已开始 的司法改革 。 谁都不会否认法律与 国家一样 同属上层建筑 ,因为这是历史 唯物主义 的基本常识 。既然法律作为上层建筑 的一部分 ,那么作 为法律现 象一部分 的司法理所 当然也是上层建筑 的重要组成部 分 。从 国家立法权 、行政权 、司法权三权 的运行规律看 ,可 以将 司法理解为一种 国家权力活动 。而如果把司法理解为一种 国家权 力活动 ,当指 国家专 门机关即司法机关处理和解决法律上权利义 务争议 的活动 。然而 ,如果我们不是在给司法下定义 ,而是在经 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的意义上理解司法 的概念 ,那么也可 第 3 页 以把司法理解为司法活动法律规范体系及 由其决定 的司法制度和 司法程序 、司法意识形态和司法秩序等诸 因素 的总和 。为 了说 明 司法 、司法改革与经济基础 的关系 ,我们不能把司法仅仅理解为 一种司法活动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