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2 页
第 3 页
徐 静 村
一 、引言
年 ,在 总结新 中 国建 国三 十年 的治 国经验和 司法实践 的基础
上 ,我 国制定 了建 国以来 的第一部刑事诉讼法 。当时我 国社会 刚刚经历
了十年 “文革 ”的剧烈动荡 ,开始 由 “大乱 ”走 向 “大治 ”,这部法典
正是 当时 “拨乱反正 ”的产物 ,因而必然要求其 内容和精神充分体现 当
时政 治上强调高度集 中统一 、经济上要求保 障迅速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
公有经济 的既定方针 ,所 以对刑事程序立法 , 自然特别看重其稳定社会
秩序方面 的价值与作用 ;同时,当时所 能借鉴 的立法例主要是前苏联刑
事诉讼法典和我 国过去三十年 中关于刑事司法 的一些单行规定与 习惯做
法 ,这些资源 固然适合 当时的立法 需要 ,但未免过于单薄 。在这样 的背
景 下 出台的 年刑事诉讼 法 ,不 免简单粗 略 ,但 它是新 中国 “从无
到有 ”的首部刑事程序立法 ,对于规范我 国司法机关 的刑事司法行为和
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 的诉讼行为 ,起 到 了奠基性作用 ,对于 当时社
会 由乱到治发挥 了巨大影 响,它在我 国刑事程序法制建设史上 的开创性
地位 和历 史功 绩是 不可低估 的 。但 是 ,上述 背景 也使 年刑事诉讼
法存在 明显 的历史局 限性 。为 了与当时的政治 、经济状况相适应 ,这部
刑事诉讼法特别强调公安机关 、人 民检察 院、人 民法 院在侦查 、起诉和
审判活动 中的职 能作用 ,强调三机关 的协 同配合关系 ,强调诉讼程序惩
罚犯罪 的功 能,因此 ,在程序制度设计上 ,对控诉权行使 的程序保 障规
定得较为充分 ,对辩护权行使 的程序保 障规定得相对不足 ,对其他诉讼
参与人权益 的保 障也关注较少 ,控 、辩 、审三者在诉讼 中的相互制约和
互动 功 能没有 真 正形 成 ,明显地 存 在 着 重 惩罚犯 罪 、轻 保 障人权 的倾
向,这种缺 陷使它难 以全面实现准确 、及 时地惩罚犯罪 ,充分地保 障人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第 4 页
权的任务。
世纪 年代 中期 以后 ,由于 改革开放 的大力推进 ,我 国社会经
济状况发生 了很大变化 ,民主 、法制建设 的步伐加快 ,司法实践 中出现
了许 多新 的问题 ,现实生活对刑事程序 的科学化 、现代化提 出了更高 的
要求 ,因而导致了 年对刑事诉讼法的修正。
修正后 的刑事诉讼法 ,较之 年刑事诉 讼法 有很 大进 步 ,主要
表现在 :修正案强调实体与程序并重 的价值观 ,力 图体现惩罚犯罪与保
障人权相 结合 的理性要求 。例如在法典 中引进 了无罪推定原则 的精神 ,
由此扩充 了犯罪嫌疑人 、被告人 的诉讼权利 ;允许律师从侦查 阶段起介
入诉讼 ,一定程度上 限制 了侦查行为 的随意性 ,加强 了人权保 障措施 ;
将 审判 权 (包 括 定罪权 )统一 交 由人 民法 院行使 ,增 加 了程 序 的科 学
性 ;将原来 审 问式 的庭 审制度改为辩论式庭 审制度 ,加强 了程序 的民主
性和法官 的中立性 ;强化 了合议庭在 审判活动 中的权力和作用 ,一定程
度上解决了 “先判后审”、 “上判下审”问题 ,等等 。其进步意义是应当
得到肯定 的。但是修正后 的刑事诉讼法未能从根本上理顺刑事诉讼主体
之 间的法律关系 ,程序 设计 的疏漏之处亦属不少 ,因此在实施过程 中出
现 了不少 问题 。特别 引人注 目的现 象之一是 ,在刑事诉讼法修 正案颁布
后 ,与刑事 司法 有 关 的 国家机 关 ,争相 出台本 系统执 行刑事 诉 讼法 的
“解释 ”或 “规定 ”,而这些 “解释 ”或 “规定 ”均无例外地反 映了解
释主体致力于对某些法律条文作超长延伸 以扩张权力 的倾 向,对法律规
定不详与疏漏之处作有利 自己扩展权力 的补充 ,这种延伸和过 多地记录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