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若干思索.doc

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若干思索.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若干思索

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若干思索摘要: 开展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针对目前本科生教育中创新能力培养问题,探讨了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问题,从培养模式的组织形式、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解决方案及取得的成绩等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对培养出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Cultivating mode of college students’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under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For the problems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in the current, this paper explored the problems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 under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 and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organizational form, problems of cultivating mode, solutions and achievement, which had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raining of innovative talents with high quality. 关键词: 本科生导师制;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Key words: undergraduate tutorial system;technology innovation ability;cultivating mode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9-0217-02 0 引言 在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开展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各高等学校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广泛、深入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不断提高大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做出更大的贡献。但是近几年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面临诸多问题,需要探讨相应的对策。本文就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组织形式、面临的问题及相应措施等进行阐述。 1 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组织形式 ①学科类竞赛活动:如全国、全省的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高校GIS应用开发大赛、挑战杯竞赛、航天杯竞赛、电子设计大赛、音乐艺术表演竞赛、美术艺术竞赛、体育类学科竞赛、英语类竞赛及其他专业类学科竞赛等活动。 ②学生科研活动:以科研为纽带,促进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培养与提高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育。每个立项项目要进行具体分工,并依此组建学生科研团队,每个团队至少3-5人。 ③学生自主创业:主要由学生根据市场需要自发组织,注重活动的时效性及效益性。要大力开展KAB大学生创业基础教育,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并鼓励、资助、指导和监督学生创业。 ④社会调查研究:通过课余时间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形成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实际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的社会调查研究报告,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等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⑤课外发明创造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独创精神,注重活动的个体性、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2 地方高校本科生导师制下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面临的问题 2.1 科研导师资源有限,高水平教师数量匮乏 所谓科研导师就是利用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术水平让学生参与课题研究。以科研为纽带,促进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培养与提高学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育。科研导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在科研活动中体现主体性,因此,要求担任导师的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具有中级以上职称,富有责任心[1]。 目前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接近3000万,师生比平均约为1:17,如此低的师生比不可能全面推行本科生导师制。此外,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能成为导师。导师应是一种复合型人才,具有知识的复合性、专业的复合性和思维的复合性;而一般教师的知识与专业均比较单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