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学基础PPT课件
第二章生态学基础 第二节 种群生态学和群落生态学概论 二、群落及其基本特征 (一)群落的基本概念 (二)群落的基本特征 1、物种的多样性:一个群落总是包含着很多种生物 2、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3、优势现象 4、物种的相对数量 5、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中,由食物关系把多种生物联接起来,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另一种生物再以第三种生物为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联接起来的链锁关系,称为食物链。比如:老鼠以农作物为食,而鼬鼠又以老鼠为食,这就构成了一个最简单的食物链。再如:碎屑-蘑菇-昆虫-蛙-蛇-鹰就构一个较为复杂的食物链。 按照生物间的相互关系,一般可把食物链分为: 捕食性食物链,即由一些以其他动物为食的动物构成的食物链。例如由狐狸和野兔构成的食物链。 碎食性食物链,是由一些食碎屑生物构成的。诸如秃鹫、蚯蚓、千足虫、白蚁、蚁和甲虫等。 寄生性食物链,是由一些寄生性生物构成的。它们是与其“捕获物”建立起一种紧密地联系,长期地以“捕获物”为生。比如:动物肠内的绦虫、寄生在动物体外的蜱、虱或七鳃鳗以及一些植物如菟丝子、槲寄生等。 腐生性食物链,是由腐生性生物构成的。如水晶兰、真菌等。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关系往往复杂,各种食物链相互交错,形成所谓食物网。能量的流动,物质的迁移和转化,就是通过食物链或食物网进行的。见下图 1——桧树; 2——草本植物; 3——节肢动物; 4——兔; 5——啮齿动物; 6——肉食动物 食物网 第三节 生态系统的功能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联系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全部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均来自太阳。太阳能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是按热力学定律进行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告诉我们:“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我们通常把以地球为中心包括太阳在内的宇宙环境看成是一个封闭系统),能量和物质是不能产生或消灭的。即能量和物质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亡”。 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熵在增加”。根据这一定律,从一种能向另一种能的任何转换都不是完全有效的,能的消费是不可逆的过程。在能量的转换过程中,总有一些能量失掉了。因此,如果没有新的能量从外部投入,一个封闭系统最终会耗尽其能量。因为生命需要能量,能量耗尽了,生命也就停止了。当然,地球并不是封闭系统,地球从太阳得到能量。 环境卡片——能量流动的1/10规律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从植物体内转移至草食动物体内时大约为总能量的1/10,而再转移到肉食动物体内时,为草食动物能量的1/10左右。一般说来,能量沿着绿色植物→草食动物→一级肉食动物→二级肉食动物逐级流动,而后者所获得的能量大体等于前者所含能量的1/10,这就是说,在能量流动过程中,约有9/10的损失掉了。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生态系统中的一切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和非生物的环境,都是由运动着的物质构成的。并在地球长期的演化过程中建立起来了各种循环体系。其中碳、氢、氧、氮、硫、磷等的循环是生态系统基本的物质循环。锰、锌、铜、钼、钴、钙、镁、钾等微量元素,也在生态系统中的构成了各自的循环。而与人类环境关系比较密切的主要有水、碳、氮、三大循环。 水循环 碳循环 氮循环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联系 在生态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及各组分内部,伴随着能量和物质的传递与流动还同时存在着各种信息的联系,而这些信息把生态系统联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起着推动物质流动、能量传递的作用。信息在生态系统中表现为多种形式,主要有营养信息、化学信息、物理信息、遗传信息和行为信息。 环境专栏—北极狐和北极兔 据科学家们观察,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北极狐是以北极兔为食的。北极狐一胎可以怀单胎,也可以怀双胎。而这是取决于北极兔的多少。北极兔的数量多,怀双胎;数量少则怀单胎。这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是至关重要的。难道是北极兔告诉北极狐自己的数量吗?显然不可能,这只能是生态系统中某些类似物理、化学等信息在起作用。 北极狐 北极兔 三、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在任何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总是不断地进行着,但在一定的时期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都保持着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是动态的平衡,不是静止的平衡。系统内部的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变化,尤其是人为的因素,都可能对系统产生影响,并引起系统的改变,甚至破坏系统的平衡。 第四节 生态平衡及 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 一、生态平衡的概念 如果某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协调,物质和能量的输出接近相等,结构与功能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在外来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恢复到最初的稳定状态,则这种状态可称为生态平衡。生态平衡包括三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甘露聚糖酶的应用.ppt
- 生产厂长职位说明书.doc
- 甘肃送变电工程公司项目成本管理.doc
- 生产制造企业组织结构范例.doc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英文版.doc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管理办法.doc
- 生产班组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细则.doc
- 生产科对标实施方案.doc
- 生产管理 GMP培训课件.ppt
- 生产性废旧金属收购治安管理信息系统_企业版.ppt
- 金融产品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积极适应市场风格,行为金融+机器学习新发现.pdf
- 交运物流2024年度投资策略:转型十字路,峰回路又转(2023120317).pdf
- 建材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板块持续磨底,重点关注需求侧复苏.pdf
- 宏观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之路.pdf
- 光储氢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复苏在春季,需求的非线性增长曙光初现.pdf
- 公用环保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电改持续推进,火电盈利稳定性有望进一步提升.pdf
- 房地产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聚焦三大工程,静待需求修复.pdf
- 保险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资产负债匹配穿越利率周期.pdf
- 政策研究2024年宏观政策与经济形势展望:共识与分歧.pdf
- 有色金属行业2024年投资策略报告:新旧需求共振&工业原料受限,构筑有色大海星辰.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