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非物质文化几点思索.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非物质文化几点思索

关于非物质文化几点思索   【摘 要】当今社会是一个文化复杂多元的社会,越来越多的外界冲击吞噬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没有固定载体的那部分非物质文化。所以,面对这样的局面,国家、社会乃至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这部分文化将何去何从。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认识;保护 相信并不是所有人都了解非物质文化为何物,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范围包括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深入,国家对文化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社会各界对保护传统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物质文化因为实在的物质性赢得了保护和照顾的先机,而非物质文化却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被渐渐溶解、消失。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也认识到,非物质文化所维系的精神情感是物质文化无法比拟的,这种心理的共同认知可以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这里面所凝聚的力量是十分巨大的。但是,我们从他的定义可以看出,非物质文化都是以抽象的方式存在,这也为它的保护、发展带来了难度。 一、当涂民歌的由来及现状 以我的我的家乡为例,那是个富庶的鱼米之乡,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这里孕育出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人们,他们将自己的生活和感情,用一种特有的方式表达出来――歌曲,久而久之,便形成了极具家乡地方特色的文化形式――当涂民歌。当涂民歌是当涂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口头演唱、口耳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的典型代表,经过历代文化人的艺术加工后,更具有了高度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是不可多得的音乐和语言艺术珍品。除此之外,当涂民歌记载着当地人民生活的变迁和思想的变化,其历史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也是它必须得到传承和重视的重要依据。当涂民歌不仅是反映人们生产、生活的方式,也是折射审美观念的载体,是当地人民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歌曲内容体现了大量的生产习俗和生活习俗,显示出独特的地方性民间音乐和语言艺术的魅力以及特有的叙事抒怀风格。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外来文化的到来,仅音乐方面对当涂民歌的冲击就已经不容小觑了,流行音乐强大的感染力和时代性,似乎在宣告着民歌终止的日期。现今,当涂民歌已经被列入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是仅仅在政策的保护下并不足以保证它的传承与延续。这也是现在很多传统文化遇到的共同的问题。所以,面对现实的状况,对于和家乡民歌有着相同遭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 二、关于保护非物质文化的思考 1、非物质文化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是“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传承者。如果传承人的工作都做不好,那什么保护之类的论调都是空话。据笔者了解,当涂民歌的传承人本身就屈指可数,而且除了民歌之外也都各自做着其他的工作,也就是说并不能一心一意把心思用在民歌的发展之上,只是在偶尔需要演出或者活动的时候才会演唱,而不会把精力放在民歌的新题材、新内容的研究上。这样一来,民歌本身就渐渐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如果还不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融合,那新鲜的血液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干涸,最终走向枯竭。这样的情况为什么会存在?就是因为对于传承人,我们给予的还不够,每个月仅有的补助远远不都支持除生活之外所有研究。另外,传承人的荣誉只是小范围内的,也就是说在“传承人圈子”里比较出名,出了这个圈子,可能谁都不认识。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人本身就存在数量上的劣势,如果影响力再不够,那这样的传承工作如何进行下去?改善这样的局面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推动,笔者认为推动的形式可以多样,不一定要局限于办一场演出普及大众,比如:走进学校和中小学生互动、讲述传承人的经历、拍摄故事真实的传承人纪录电影之类,都可以不断扩大传承人的影响力。只有影响力提升了,对于民歌的保护和发展才会有下文。 2、非物质文化除了“人”的重要作用之外,就是环境。当涂民歌之所以不断走向衰落,除了传承人的管理问题,居于次要地位的就是环境。之前所说的当涂民歌的几个形式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中歌唱出来的,而当下的生活环境已经让这些环境消失殆尽,所以现在只能是通过舞台表演这种最直接的方式呈现。可是,笔者不知道何故,即使在和过去相似的情境中也很少甚至不会出现民歌的歌唱。笔者分析原因是:这样的文化断层已经很严重了,可能已经有甚至两代人都没有过这样的经历了,现在的人就更不用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