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都区柑橘黄龙病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研究推广.docVIP

莲都区柑橘黄龙病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研究推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莲都区柑橘黄龙病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研究推广   摘要:柑橘黄龙病是世界柑橘产区的重要检疫性细菌病害之一,对柑橘生产危害性极大。2000年莲都区首次发现柑橘黄龙病病株,之后病情逐年扩大蔓延到全区各柑橘种植乡镇,对当地柑橘产业造成较大影响。为有效防控柑橘黄龙病发生,十多年来,莲都农业技术干部开展了柑橘黄龙病一系列的生物学特性、鉴别特征、传播途径、危害程度、发病规律、防控技术的观察研究,摸索出防控八字经验宣、查、挖、防、改、管、堵、扶,使莲都柑橘生产逐步走出黄龙病的阴影,实现柑橘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为莲都区广大种植柑橘农户有效防控柑橘黄龙病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柑橘黄龙病危害发病规律防控技术莲都区   1 前言   1.1研究背景   莲都区地处浙南山区,是全国?崭讨?乡、中国水果百强县。在莲都农业中柑橘产业一直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莲都水果的主导产业,是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现有柑橘种植面积8万多亩,年产量12万吨、产值近2亿元,主要品种为?崭獭⑽轮菝坶佟㈥备獭8涕倩屏?病是危害柑橘生产最危险的一种传染性、毁灭性病害。柑橘树受黄龙病菌侵染后,轻则树势衰退,产量骤减,果实品质下降;重则植株3-5年内枯死。一个生长茂盛的柑橘园感染了黄龙病后可在短短几年内毁灭。过去主要发生在广东、福建、广西等省份,上世纪90年代黄龙病扩展蔓延到浙江温州、台州地区,2000年莲都区首次发现柑橘黄龙病病株,之后病情逐年扩大蔓延到全区各柑橘种植乡镇,对当地柑橘产业造成较大影响,尤其对山区柑橘农户造成最大危害。因此,研究黄龙病的发病规律及相应的防御措施,对莲都区柑橘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研究现状   为有效防控柑橘黄龙病发生,从2002年起,莲都区政府高度重视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将黄龙病防控纳入政府工作议事日程,区乡村三级联动,层层落实责任,成立区重大植物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技术指导?M和督察组,每年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将重大植物疫情防控工作列为乡镇年度考核内容。莲都区农业局植检、水果干部和各乡镇农技人员迅速行动起来,在上级农业部门支持指导下,及时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疫情普查、挖除扑灭、病症识别宣传培训、入侵发病规律调查、木虱监测预报、试验示范、检疫检查等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做到边学习边试验边总结,既落实工作措施又总结防范技术,摸索出黄龙病防控宣、查、挖、防、改、管、堵、扶八字经验。使莲都柑橘生产逐步走出黄龙病的阴影,柑橘黄龙病株数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病株率从2002年的2.7%下降到2016年的0.55%,柑橘木虱发生面积从2004年的2704.86 hm2下降到2016年的108.47 hm2,下降了95.66%。据测算,莲都区柑橘黄龙病防控工作10多年来共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300多万元,有效保护了全区柑橘生产安全和持续稳定发展。   1.3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人从事乡镇农技站植物检疫员工作多年,一直参与莲都区柑橘黄龙病防控的全过程,深知柑橘是莲都区水果主导产业,黄龙病对柑橘产业危害性极大。通过开展一系列黄龙病生物学特性、鉴别特征、传播途径、危害程度、发病规律、防控技术的观察研究,总结摸索防控技术经验,确保柑橘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为有效防控柑橘黄龙病提供技术支撑。   2 黄龙病发生与危害   2.1病原及其传播   黄龙病病原为韧皮部杆菌,原来称其为类细菌。目前已报告此柑橘韧皮杆菌有2种,分别是亚洲韧皮杆菌和非洲韧皮杆菌。病菌在电子显微镜下呈圆形或椭圆形,大小为160~440nm,一般菌体大小为360~830nm。病原呈革兰氏阴性(G),不耐高温,对四环素族抗菌素和青霉素都敏感。   主要传播源是带菌的柑橘木虱、田间病株、带菌苗木和接穗。病害的近距离传播由带菌的木虱和高接换种引起,远距离传播主要依靠带菌接穗和带病苗木。一般摩擦和土壤不能传播此病。柑橘木虱以持久性方式传递,病原在木虱体内的循环期为1个月左右,以成虫传播为主,3龄以上若虫也可带毒。病害的传播速度主要决定于木虱发生的数量,在病原和木虱同时存在的地方,病害会很快流行。   2.2寄主范围   柑橘黄龙病菌能侵染柑橘属、枳属、和金柑属中决大部分品种以及九里香,其中柑橘属中的宽皮橘类、橙类、柚类、柠檬类、杂柑类和香橼类是病原的主要寄主。目前尚未发现有高效抗病或免疫品种,相对而言,柑橘类中?崭獭㈥备獭⒔陡毯筒柚Ω痰绕分肿罡胁。?温州蜜柑、甜橙和柚类等次之。在试验条件下,还能通过草地菟丝子的接种侵染带草本植物长春花。   2.3起源分布   柑橘黄龙病国内分布在广东、福建、广西、台湾、云南、四川、江西、重庆、浙江、贵州、和湖南等省区,其中广东、福建、广西三省最早发生,在广东,1919年即有文字记载。上世纪80年代浙江省温州南部地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