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论文:考辨方法与古代文学教学研究.docVIP

高中语文论文:考辨方法与古代文学教学研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论文:考辨方法与古代文学教学研究

考辨方法与古代文学教学研究   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的现状呈现出了一个多元、繁复的面貌,其研究方法也多种多样。如:文献学、社会历史学、鉴赏批评学、接受美学、比较学、文化学、哲学、宗教学等等。然笔者在整理翻阅《文化遗产》第一至第六期的全部论文之后发现,在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进入一个多元格局的时代,以历史考证及辨伪方法为主的考辨方法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的众多方法中始终处于主流模式的地位。学者们普遍认为,从事文学研究,一靠科学的思维,二靠严谨的实证,而实证又是立论的基础。因此学科要求发展,史料得先行。 而语文教材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经过精心选择与精心编排的课程资源。经历几次改革之后,现用的普通高中语文教科书,比以前的教材进步了许多。但是,在古代文学,尤其在文言文选文这一块,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还存在着教材内容与原文有出入、选文标点有误、注释不全面等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运用考辨的方法,踏踏实实地对文言文选文进行分析与研究,这不仅可以作为语文教材研究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而且对语文教材的建设和发展也可起到促进作用,对推动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也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那么,考辨这一种研究方法具体包括哪些方面呢?在此,笔者把2008年度《文学遗产》中主要运用考辨方法的论文进行了梳理,试图进行一个个案研究。如下: 《文学遗产》2008年 期号 论文数量(运用考辨的论文\论文总数) 论文题目 论文作者 第1期 6\24 《文心雕龙》书名辨 周勋初 《大雅堂序》考论 刘彭冰、徐志林 《兰亭集序》真伪问题的再思考 顾农 《长恨歌传》版本辨伪 马萌 《极玄集》、《诗例》与《极玄律诗例》考辨 卢燕新 《全宋词》藤甫作品辨伪 任德魁 第2期 8\21 东汉前期京都赋创作时间及政治背景考论 王德华 俄藏敦煌の242《文选注》写卷臆考 刘明 唐传奇校读札记(一) 李敛国 “大晟曲谱”南宋流传考 张春义 “至今犹记李将军”正解 蒋宗泽 陆游《钗头凤》韵读的音义考析 万献初 闽斋堂本《西游记》渊源初探 胡胜 《齐诗》的亡佚时间纠谬 郝桂敏 第3期 8\21 《刘子》作者补考 陈应鸾 《韩诗外传》传《诗》论 房瑞丽 《续诗苑英华》考论 卢燕新 《文章辨本汇选》“四库提要”辨误 陆林 叶奕包《经锄堂乐府》相关史实考 杜桂萍 况周颐“校词绝少”发微 张晖 稿本《故中书舍人南丰先生》 张燕婴 应亨《赠四王冠诗》补正 陈松青 第4期 2\23 赵嘏卒年考 赵望秦 《全唐文》宋璟《梅花赋》为伪说补正 刘辰 第5期 4\19 海内孤本明刊《新刻全像五鼠闹东京》小说考----兼论明代以将“五鼠闹东京”故事的历史流变 潘建国 古代文学史研究的非经典文献---从 地方志、族谱和佚名评注说起 张延银 高丽大学所藏《精刊补注东坡和陶诗话》及其价值 金程宇 清代王琦生平考证 程国赋、蒋晓光 第6期 8\18 《论语》还原初探 杨义 关于杨梓名下三部杂剧的作者问题 傅鸿础 袁宏道诗文系年刍议 何宗美 《水浒传》成书于嘉靖说再辨证----石昌渝先生《答客难》评议 萧相恺、苗怀明 《报任少卿书》“比数”臆解 董志翘 “言而不发,行而不远”辨 赵辉 《水浒戏》成书时间再探讨 侯会 袁枚书法作品中的集外诗词九首考释 王志英 从上面所整理的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考辨方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考证,二是辨伪或辨误。这种方法一般是要么对作品的书名、作者、成书时间、流传情况、亡佚时间、作品渊源进行考证;要么是对作者生卒年、作者生平经历进行考据或是就作品版本进行辨伪。此外,对作品中的某个字、词意或韵音等的辨析同样适用。可见,考辨方法运用的范围之广泛,我们既可以将它归入到文献学研究方法下面,也可以将它归入到社会历史学研究方法下面。 考辨方法在文学史研究尤其是古代文学的研究上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 所谓知人论世赏诗歌,对文学史的学习与研究始终离不开作家作品。世上不存在没有作品的作家,离开作品就谈不到作家,离开作品也谈不到文学背景的研究,因此对文学史细节的考辨尤其显得重要。文学史上的许多重要的作家作品,或因研究者的所知有限,或因其所存资料含糊混沌,而被人为地弃置在文学史的视野之外。更不用说还有许多非事件性的文学事象,相对稳定在整体性的文化构造背后,尽管它们是文学历史性展开的生动环衬,但因这些文学事象所遗留下来的史料不详备或不准确,结果又都被舍弃掉了。这样,留存下来的文学史发展的历史细节便非常的稀少了,指望这样的文学史能凸显文学发展的“过程性”,自然是没有多少可能。然而,若运用考辨方法,考出一个原已佚名的作者或是改变

文档评论(0)

hhuiws14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02421430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