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多动症中医分型论治的临床效果分析.docVIP

小儿多动症中医分型论治的临床效果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多动症中医分型论治的临床效果分析

小儿多动症中医分型论治的临床效果分析 赵玉敏 河南省平顶山市中医医院儿科 X 关注成功! 加关注后您将方便地在 我的关注中得到本文献的被引频次变化的通知!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人人网 开心网 豆瓣网 网易微博 收稿日期:2017-07-10 Received: 2017-07-10 小儿多动症又称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 , 近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 相关研究显示, ADHD可对小儿的成长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2]。为分析ADHD中医分型论治的临床效果, 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入ADHD患者50例进行对比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入ADHD患者50例。患者选入标准: (1) 西医标准[3]:符合中华医学会精神分会制定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和《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疗建议》; (2) 年龄6~12岁; (3) 近半个月未服用相关治疗药物; (4) 患者家属知情同意, 愿配合研究。患者排除标准: (1) 智力缺陷; (2) 无法配合完成治疗。 被选入的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2组, 应用中医分型论治为A组, 共30例, 其中男性16例, 女性14例, 6~11岁, 平均 (7.0±1.2) 岁, 其中心肝火旺型11例, 肝肾阴虚型10例, 心脾气虚型9例;应用西医方法治疗者为B组, 共20例, 其中男性14例, 女性6例, 7~12岁, 平均年龄 (8.0±0.8) 岁。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1.2.1 A组: (1) 心肝火旺型:方剂包括远志6 g, 川黄连3 g, 赤芍12 g, 竹沥半夏10 g, 百合10 g, 竹叶10 g, 生地黄10 g, 白蒺藜10 g, 天竺黄10 g, 黄芩9 g, 珍珠母30 g, 龙齿30 g, 石菖蒲15 g。 (2) 肝肾阴虚型:方剂包括龟甲9 g, 熟地黄10 g, 山药10 g, 菟丝子10克, 山茱萸10 g, 石菖蒲10 g, 益智仁10 g, 朱远志6 g, 龙齿30 g, 浮小麦15 g, 枸杞6 g, 五味子6 g。 (3) 心脾两虚型:方剂包括党参10 g, 半夏10 g, 益智仁10 g, 黄芪10 g, 石菖蒲10 g, 茯神10 g, 朱远志6 g, 当归6 g, 五味子6 g, 柏子仁9 g, 珍珠母30 g, 酸枣仁9 g。以上方剂水煎浓汁, 1剂分早晚2次服用, 疗程2个月。 1.2.2 B组: 盐酸哌甲酯片 (苏州第壹制药: 治疗, 每次5 mg (0.5片) , 每日2次, 早饭或午饭前服用;此后按需每7 d增量5~10 mg (0.5~1.0片) , 每天药量不超过40 mg (4片) 。疗程2个月。 1.3 疗效判定标准 1.3.1 多动指数评分: 根据国际通用《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及SNAP-4量表进行评分。 1.3.2 疗效评价: 以《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儿童多动症临床治疗学》为标准对疗效进行评价。 (1) 临床控制:治疗后SNAP-4症状积分比之前下降≥90%, 多动指数1.1; (2) 显效:服药后SNAP-4症状积分比之前下降≥60%, 多动指数1.5; (3) 有效:服药后SNAP-4症状积分比之前下降≥35%, 多动指数比之前下降, 但≥1.5; (4) 无效:症状及相关指征未见明显改善。总有效率 (临床控制+显效+有效) 。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s表示, 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χ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SNAP-4量表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 2组SNAP-4量表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A组减分率显著高于B组, 见表1。 表1 2组SNAP-4量表症状积分比较 (±s) ?? 下载原表 2.2 2组治疗效果对比 2组治疗效果对比, A组治疗效果优于B组, 见表2。 表2 2 组治疗效果对比 ?? 下载原表 3 讨论 ADHD主要症状为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 为儿童时期比较多见的一种行为障碍性疾病[4]。其易引起小儿长期学习困难、活动过多及社交障碍, 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影响。有相关研究指出此病患病率3%~5%, 男女比例约 (4~9) ∶1[5], 因此逐渐引起社会、父母及临床上的重视。以往治疗ADHD大部分方法采用药物治疗, 并在此基础上对患儿辅以心理辅导。西医大部分使用中枢神经兴奋类药物 (如:哌醋甲酯等) 进行治疗, 但此类药物会导致头晕、失眠、恶心、厌食等不良反应[6], 严重者还会导致儿童的生长发育迟缓,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