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含水量与堆积密度的相互关系及应用.docVIP

的含水量与堆积密度的相互关系及应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的含水量与堆积密度的相互关系及应用

砂子的含水量与堆积密度的相互关系及应用 第30卷第17期 ? 102?2004年9月 山西建筑 SHANXIARCHITECFURE Vo1.30NO.17 Sep.2004 文章编号:1009.6825(2004)17—0102—02 砂子的含水量与堆积密度的相互关系及应用 张红珠 摘要:以中砂为例,通过一系列试验详细阐述了砂子的含水量与堆积密度的相互关系,又从理论上作了更为详尽的分 析,提供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解决此问题的较为简便的方法和简易公式. 关键词:含水量,堆积密度,砂子 中图分类号:TU521文献标识码:A 1砂子的堆积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系 1.1试验结果 砂子的堆积密度分为干堆积密度和湿堆积密度.它在一定 条件下随含水量的变化而相应地发生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现以一中砂为试验对象,该砂子的级配见表1. 表1中砂级配表 ,, \项目分计筛余重分计筛余累计筛余级配范围 筛孔,,,,g%% 07.47.410~0 2,511111147.39.416.825~0 1.2511111156,511.328.150~10 0.6311111198.519.747.870~41 0.315mm191.538.386.192~70 0.1611111140.57.893.9100~90 小于0.1611111130.O5.7996 采用该种砂子试验结果见表2. 表2砂子各项试验结果表 含水量/%1234567891011 堆积密度1 .5011.4551.3891.2991.2831.2731.2851.3101.3131,3441.355 g/crn3 含水阶段;第二部分 含水量6%~21%时堆积密度呈上升阶段;第三部分含水量大于 21%时呈恒值阶段(有限). 1.2理论分析 砂子的堆积密度发生变化,是因为其体积发生变化.砂子的 状态分为四种:1)全干状态;2)气干状态;3)饱和面干状态;4)湿 润状态. 砂子从全干状态到饱和状态其含水量和体积变化都很小,可 忽略不计,至湿润状态时,砂子单颗粒表面形成一层水膜,因液体 表面存在张力作用,砂子颗粒之间的水膜为缩小自己的表面积而 向颗粒间夹缝收缩,其结果便使砂颗粒相互推拉张开. 由于这个原因,在一定的含水量情况下,随着这种作用逐渐 涉及到所有砂粒,其体积便膨胀起来;随着含水量继续增加,自由 水增多,砂子单颗粒表面水膜被破坏,表面张力消失,砂颗粒又逐 渐凝聚,体积又开始变小,至砂中水含量完全充满所有空隙,此时 体积又恢复到原来状态. 2施工项目竣工决算中的疑团解释 每一施工项目在竣工后都要进行成本核算,而在实际成本的 具体计算过程中(这里仅限于水泥混凝土中的细集料——砂子) 总会遇到一些麻烦. 材料部门统计的是收料员每天量得的体积之和(单位:m3); 而工程部门提供的则是根据施工配合比计算而来的砂子重量(单 位:吨),因在预算定额上砂子的表现形式为体积,所以要将重量 折算成体积,而定额与水泥混凝土配合比中材料均指干料而言, 因而重量与体积折算时,砂子的相应密度应是干堆积密度.这样 计算后,材料上与工程上却不统一,有时相差较大,常常使人百思 不解,计算结果应以谁为准? 例如:设某一桥梁混凝土共需砂子3000m3(干),则其相应 干重G干=ID干×V干:1.501×10×3000:4503t,而实际中砂 子都是有一定含水量的.现假设含水量W:3.0%,则砂子的相 应湿重G湿=G干×(1+):4503×1.03:4638.1t.收料员 通过实际测量含水量为3.0%时砂子的相应体积大约为v浸: G湿/p湿:4638.1/1.389:3339m3,二者对比可知相差3339m3 — 3000m3:339m3. 由工程部门通过折算提供的数字是砂子在全干状态下的体 积,而材料员提供的数字主要是砂子在湿润状态下的体积.只要 完全掌握了砂子的含水量与其堆积密度在各种条件下的相互关 系就可以发现:同一种砂子,在不同状态下堆积密度或相应体积 各不相同,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又是相互统一的.实质上只要 紧紧抓住砂子含水量的变化,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在曲线的下降阶段,含水量越小,则V湿愈接近于V干;在曲 线的上升阶段,含水量越大,则V愈接近于V干. 3施工过程中的运用 材料员在实际收料过程中要与工地试验室紧密配合,认真测 量砂子的含水量,并将该含水量下砂子的体积再折算成全干状态 (或气干状态下)的体积(这样数值就同工程部门一致了). 具体折算可参考如下: 设砂子干重为G干,干堆积密度为P干,湿堆积密度为P浸,含 收稿日期:2004.05.10 作者简介:张红珠(1971一),男,1992年毕业于山西省交通学校质检专业,助工,山西路桥二公司,山西临汾041000 第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