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老年人冠心病比较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老年人冠心病比较研究
秦巍 刘亚男 杜景辰 孟昕 (黑龙江省医院 150036)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160-02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是90年代中期重新发展的微创术式。一般认为,70岁以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AD)病人宜施行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CABG)[1]。为证实高龄病人的OPCAB手术可以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我们回顾性分析了1998年3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连续152例OPCAB手术与88例CCABG手术70岁以上病人的临床资料。
一、资料和方法
病人中男性186例,女性54例。年龄70-82岁,平均72.3岁。根据加拿大心绞痛分级(CCSClass)1-3(2.2plusmn;0.4)级,美国国家胸外科医师协会数据库(STS)左主干狭窄(LMS)ge;50%作为诊断标准,其中严重LMS(ge;70%)6例、lt;70%者11例。1支病变6例,2支病变61例,3支及3支以上病变173例。冠脉内支架术后111例,其中左前降支109例,右冠脉2例。术前139例有心肌梗塞病史。其中陈旧性心梗137例,急性心梗2例。合并糖尿病88例,高血压148例,高血脂84例,脑卒中46例,COPD29例。
CCABG组:全身肝素化后(3mg/kg),经升主动脉、右心耳分别插管建立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后,经根部顺行灌注温血心脏停跳液,在心脏停搏下用7-0prolene线连续缝合完成全部远端吻合口,开放升主动脉,心脏复跳后,钳夹升主动脉侧壁,用6-0 prolene线完成近端吻合。
OPCAB组:147例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手术。5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左前胸部小切口手术,余均为胸骨正中切口。术中探查见升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88例,明显钙化30例,升主动脉扩张14例。全身肝素化(1mg/kg),保持ACT在250-350S。采用心脏局部固定器(CTS),结合头低位及深升主动脉部心包牵引缝线(DPRS)充分显露靶血管,切开冠脉后局部应用分流栓营造无血的吻合环境。完成远近端吻合后,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其中4例在搬动心脏过程中出现室颤被迫改施体外循环下手术。
234例采用左乳内动脉 (LIMA)与前降支(LAD)吻合,根据病变位置,靶血管条件等因素采用大隐静脉(SVG)作后降支(PDA)或左室后支(PL)及钝缘支(OM)或(和)对角支(DG)之序贯吻合,近端与升主动脉吻合。6例因术前急性心梗,年纪大等因素采用全静脉化旁路移植。
统计分析:采用SPSS8.0版本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用均数plusmn;标准差表示,均数之间的比较用t检验。计数数据比较用X2检验。plt;0.05为差异显著性标准。
二、结果
92例体外循环72-262min,平均128min.升主动脉阻断43-154min,平均73min。术后呼吸机辅助8-34h,平均12b。术后48h内常规静脉应用硝酸酯类及正性肌力药物(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术后9例因严重低心输出量综合征而行IABP支持。术后二次开胸止血 8例,脑血管意外3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4例,肾功能不全4例,胸骨愈合不良3例。OPCAB与CCABG组各死亡1例,死因分别为室颤和低心输出量综合征。余者均痊愈出院。
随访3个月—24个月,3例心绞痛复发,余者心绞痛症状消失。51例行UFCT检查,提示远端吻合口均通畅。158例复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室收缩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三、讨论
在缺血性心脏病,OPCAB避免了体外循环损伤和缺血再灌注损伤。与CCABG相比较,OPCAB保护心肌的优势在于:①心脏不停跳可维持冠脉灌注压。②在切开冠脉吻合期间,应用中空的冠状动脉分流栓保证冠脉远端有血流供应。③不停跳心脏的血流分布接近生理状态,并可根据手术需要,及时恢复严重缺血区的供血。老年病人常合并升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OPCAB避免了主动脉插管所致的粥样斑块脱落栓塞[2]。
近年心脏稳定器和手术技术的完善,使多支病变OPCAB术的安全性得到保障。在跳动的心脏表面进行血管吻合,为减弱心脏跳动幅度及获得吻和部位的无血视野,我们采取如下措施:①将心肌稳定器(CTS)置于后降支、钝缘支吻合区域固定靶血管,使局部处于相对静止状态。②控制麻醉深度或给予beta;受体阻滞剂。③使用冠状动脉分流栓(shunt),使远端心肌可得到部分血供。④采用头低右旋位和深部心包牵引缝线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如何开好早会..ppt VIP
- 《机械基础》课件 孟莹 单元1--4 静力学--- 螺纹连接与螺旋机构.pptx
- 靶向二代测序在感染性疾病诊疗中的规范化应用专家共识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第2版[西门子S7-1200](PLC)高职全套教学课件.pptx
- 国外矿产勘查报告规范要求.pptx VIP
- 国外矿产勘查报告规范要求.pptx VIP
- 自考 新思想学习资料 15040新思想 主观题.pdf VIP
-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pdf VIP
- 《PLC应用技术(西门子上册)第2版》中职技工全套教学课件.pptx
-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和矿石储量报告规范JORC2004(中文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