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护理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护理
张荣珍(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 154100)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收治的25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控制感染,清除病灶,不但能防治并发症的发生,还可维持或提高听力。
【关键词】中耳炎 患者 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1-0218-02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最常见的耳部致聋性疾病之一。病变不仅累及中耳黏膜、黏膜下组织,还可破坏听骨、乳突,产生严重并发症。本病的特征是反复耳流脓、鼓膜穿孔及进行性听力下降。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收治25例该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在12~57岁之间,平均年龄35.34岁。单纯型:听力检查为轻度传音性聋。X线检查无骨质破坏。骨疡型:听力检查呈中重度传音性聋。中耳CT扫描可有骨质破坏。胆脂瘤型:听力检查为中重度传音性聋或混合性聋。中耳CT扫描或乳突X线检查均见明显骨质破坏,称“胆脂瘤腔洞”。
1.2方法与结果: 控制感染,清除病灶,防治并发症,维持或提高听力。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
2 护理措施
2.1护理目标
患者听力有所提高;能使耳流脓停止;能不发生并发症或能被及时发现;能掌握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相关知识。
2.2提高听力
2.2.1一般护理 嘱患者注意劳逸结合,洗头、沐浴避免污水入耳,不去游泳,减少发作。忌烟酒,予富营养易消化的饮食。
2.2.2治疗配合 遵医嘱给予营养神经药和维生素治疗,常用有维生素C、三磷腺苷等,促进听力好转。
2.3减少耳流脓
2.3.1外耳道分泌物较多时,应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如口服抗生素和甲硝唑等。也可采用小剂量抗生素长时间服用,抑制炎症发展。如给予罗红霉素口服,每日100mg,连用12周。
2.3.2耳部护理 用3%过氧化氢溶液清洁外耳道,或取耳用小棉签清除外耳道内的脓液,保持外耳道清洁和引流通畅,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各种滴耳剂滴耳。脓液较黏稠者,选用0.3%氧氟沙星滴耳;分泌物稀、少者,可用3%硼酸乙醇、2.5%氯霉素甘油等滴耳。
2.3.3耳部手术护理 如鼓膜修补术、鼓室成形术或乳突根治术的术前、术后护理详见耳部手术患者的常规护理。
2.4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
观察耳的脓性分泌物是否减少或停止,听力有否提高,有无出现头痛、颈痛、眩晕等不适。若伴剧烈头痛、呕吐和神志改变,提示可能有耳源性颅内并发症的发生,应立即报告医生并协助护理。
2.5健康指导
加强卫生宣教,普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防治知识,有病尽早就医,科学用药,坚持治疗,避免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发生。积极锻炼,增强体质,减少急性发作,延缓耳聋进程。嘱患者正确使用抗生素,忌用耳毒性药物。不主张使用不溶于水的粉剂,避免与脓液混合后板结影响外耳道引流,导致并发症。
2.6护理评价
经过治疗和护理,患者是否:①听力有所提高;②耳流脓停止;③不发生并发症或能被及时发现;④掌握了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相关知识。
3 讨论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反复发作或治疗不彻底而迁延而成慢性,为最主要的原因之一。鼻或咽部某些慢性疾病,如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也可诱发。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等,部分患者可以是两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护理医师可讲解中耳炎的防治知识,鼓励患者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及其他鼻部、咽部急性炎症。指导初产母亲采取正确哺乳姿势,防止乳汁鼻腔反流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减低婴儿患病率。
根据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分为3型:单纯型:最常见,病变仅局限于中耳黏膜。主要表现为耳间歇性流脓,脓液为黏液性,不臭。检查可见鼓膜紧张部穿孔,听骨完整。骨疡型:病变深达骨质,听骨破坏,中耳腔可有肉芽组织增生。表现为持续性耳流脓,脓液黏稠,可有臭味。鼓膜为中央性大穿孔或边缘性穿孔。胆脂瘤型:病变范围进一步扩大,乳突骨质受侵蚀形成腔洞。表现为持续性耳流脓,量不多,伴恶臭味。鼓膜松弛部或边缘性穿孔,可见灰白色豆腐渣样物质。颅内并发症 可出现疼痛、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表明炎症已经骨质破坏处向颅内扩散;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最易产生颅内并发症。多数患者由于耳流脓、听力下降等原因而经常就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窄冠带条多层缠绕搭接量计算方法及应用.pdf VIP
- 2025年融媒体中心全媒体记者招聘考试笔试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L10010022《病理学》课程标准.pdf VIP
- 【必备收藏】幼儿建构区游戏指导完整版课件-.pptx VIP
- 主题策略-【专题报告】CANSLIM4.0策略:叠加企业生命周期.docx VIP
-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演示、分组实验统计表.xls VIP
- GB 50797-2012 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docx VIP
- 插画设计-PPT课件(全).pptx
- 古代牝户手抄本雨花香PPT课件.pptx VIP
-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