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摄影师和他眼中的三江湿地
拍三江湿地,与我儿时的生长环境有直接关系。我的家住在松花江边。两岸是一望无际的沼泽荒原。每年春季我跟着母亲扛着锹、镐去当地人称“北大坝”的地方,找一块高岗开荒,种一点杂粮,以解决口粮不足。上世纪60年代,这里还泡泽密布,河流纵横,我和小伙伴夏天常在河里捞鱼摸虾,和鸟儿一起在大自然中嬉戏。
长大以后,我对摄影出奇地感兴趣。最初,是想拍一组以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为主题的照片,镜头大多对准的是大地的线条美。大约到了1995年,我突然发现童年印象中的自然景观已不复存在――松花江变得又黑又瘦,散发着化学药的气味;清澈的小河变成了排污的臭水沟;荒原被开垦,鸟声、哇鸣听不见了。这时。我有了拍摄三江湿地的想法,我担心有一天它们会消失。
为了寻找童年印象中的那片蓝天绿地,十二年来,我跑遍了三江平原所有的自然湿地保护区,从用广角镜头拍摄大地线条转到用微观镜头拍摄以点带面的三江湿地,当时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要拍摄一组沼泽湿地专题,可没想到的是,这一“恋”就是十年。十年间,我抱着一台哈苏相机,足迹遍及三江平原大地;十年间。我披一身征尘,顶两肩风霜,忍受过蚊虫的叮咬,掉进过沼泽,饥饿干渴晕倒在湿地里,为拍枯草在暴风雪中迷失过方向;十二年间,我欣赏到了湿地的美丽,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十二年来与湿地的零距离接触,让我不知不觉中迷恋上了这片神奇诱人的黑土地。
湿地的美恬静而淡泊、空旷而幽远,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是很难领略得到她那摄人魂魄的魅力的。蓝天和白云涂抹她永恒的底色,野花和芳草带给她盎然的生机,湖泊和溪流又赋予她飘动的灵性。所有的这一切景象都构成了湿地绿色之洲的生命主题。春天,那一碧如洗的澄澈天空,悠闪飘逸的朵朵白云,迂回绕径的潺潺溪水,宛如一幅宁静的山水图画;夏日,那荒原里怒放夺目的簇簇野花,芦丛中鸣叫欢快的水禽珍鸟,展示了大自然生命的勃勃生机;秋季,那满眼金黄的落叶,渐行渐远的雁阵,昭示了四季更替的自然规律;隆冬,那银妆素裹的塔头,凝霜挂雪的垂柳,述说着一个冬天童话的秘密。这里四季分明,风景迥异,每一个季节都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美的享受。
每一次进湿地。都会成为我刻骨铭心的经历
走进湿地,我体味到了生命的真谛。每当穿过农田,涉过沼泽,看到东方白鹳、丹顶鹤等珍稀鸟类在我的镜头里信步闲行,自由翱翔于绿地蓝天构成一幅幅和谐美好画面时,那种生命与大自然的融洽,常常让我感动得泪流满面。它让我感觉到了大地的美丽与温柔,也让我铭记住了一次次刻骨铭心的经历。多年来,我把对湿地的情感,定格在了一幅幅图片中,希望以此呼吁更多的人们,关注这片美丽而脆弱的土地。
早春三月,是水鸟最多的时候。鹤类,东方白鹳,白枕鹤、大天鹅等众多水鸟把这里当作繁殖地,10至15万只北迁的雁和鸭类在这里停歇,其中以豆雁和鸿雁数量最多,鸭类以绿头鸭数量最多,其次为针尾鸭,罗放鸭、绿翅鸭、红头潜鸭、风头潜鸭及鹊鸭。
夏季的洪河湿地是泡连泡,河连河,小船在芦苇塘中穿梭,睡莲满塘,河岸长满了各种水生植物,水鸟在鸣叫,河水清澈透底,鱼儿在水中嬉戏。
我发现,在湿地里,你一定得蹲下去,用心去观察每一棵草、每一朵花,每一个小小的生命,才能真正的体会到,那里有那么多可爱的生命依赖着湿地而生存着。蹲在那里,才能感觉到人类应该是和那里的生命是平等的,应该共同享受着这片蓝天和绿洲。
三江平原地域辽阔,碧绿的原野同蓝天连成一体,使整个大地变作一块巨大的绿色地毯。这使我很难找到拍摄需要的至高点。当你站在湿地塔头上时,它方圆十几米的地方都会跟着一起浮动下沉,刚架好的机位在等待光线时。所在的位置也在慢慢地下沉。所以我经常在齐腰或没膝的水里,在与地平线平行的情况下拍摄。
十年来,我每月必去三江湿地朝圣一次。有一次,一不留神踩翻了一个塔头,掉入了沼泽之中,泥水很快没过了腰际,我急中生智把三脚架横在其它塔头上,试图借力爬上来,可脚底怎么也够不着底,且越动越往下陷。紧要关头,两位放牛的老人路过此地,老人用牵牛的绳子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我从泥潭中拖了上来,我一下瘫软在了地上。老人家说:“小伙子,悠着点,你知道这叫什么地方吗7这里是被当地人叫做‘大酱缸’的地方。要不是遇上了我们,再待一会儿你就和三江平原溶为一体了”。
十年来,几次震撼我的经历让我终身难忘。2002年7月我来到七星河自然保护区。当小船从芦苇中驶入西大泡子时,惊动了水鸟安静的家园,天上飞的,水里游的,还有在芦苇上叫的。小船在芦苇中穿梭,水中的浮萍在船下分成了一道优美的分水线,当我们进入月牙泡子时,天空盘旋着一只苍鹰,河里传来吱吱吱的叫声,让人撕心裂肺。我们在河面上搜寻着,发现在不远的地方有一只刚刚出壳的小水鸟,在水面上浮游,寻找着它的妈妈,空中的老鹰一次次地向它袭击。于是我们尽快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