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颈动脉多层螺旋CT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测价值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颈动脉多层螺旋CT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测价值
吴华 张勇 施大伟(江苏省海门市中医院放射科 226100)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35-0184-02
【关键词】 颈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性脑血管病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和危险因素。近年来,颈动脉粥样硬化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研究成为热点,颈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可判断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我们对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临床拟诊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例进行回顾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9月至2010年4月临床拟诊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8例,男性3例,女性5例,年龄56-72岁,平均61.3岁。患者检查前一周内均出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单侧肢体麻木、单侧肢体肌力减低、口角歪斜等。颈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前,均作头颅平扫。
1. 2 影像学检查方法
采用东芝Aquilion16螺旋CT机。扫描参数:电压120KV,电流125mAs,层厚0.5mm,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75mm,注射速度4.0ml/s,扫描范围从主动脉弓至颅顶,选取主动脉弓为触发层面,当其CT值达到140HU时启动扫描。将扫描数据传至东芝工作站进行后处理,包括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
采用NASCET(North American Symptomatic Carotid Endarterectomy Trial)标准判断颈动脉的狭窄程度[1],以病变远端正常颈动脉管腔面积为参照,轻度狭窄0%-29%,中度狭窄30%-69%,重度70%-99%,完全闭塞100%。斑块分析根据CT值范围[2],血栓CT值约20HU,密度均匀,位于管腔内侧面,脂质斑块CT值40-50HU,纤维斑块CT值50-120HU,钙化斑块CT值gt;120HU。并观察斑块的分布、形态以及斑块管腔表面的光滑度。血管重构指数(RI)[3],是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最严重处的血管外圈总面积除于病变远端正常颈动脉外圈总面积,当RIge;1.0为正性重构(扩张性重构), 0.95le;RI<1.0为无重构,RI<0.95为负性重构(缩窄性重构)。
2.结果
8例中,头颅CT平扫未见异常2例,5例有腔隙性脑梗死,包括单发4例,多发1例,1例脑梗死,1例脑梗死伴有腔隙性脑梗死。8例共发现10支血管狭窄,位于颈总动脉起始部2支,颈总动脉1支,颈动脉分叉处5支,颈内动脉1支,颈外动脉1支。其中轻度狭窄4支,中度狭窄5支,重度狭窄1支,无动脉闭塞。脂质斑块2处,纤维斑块3处,钙化斑块5处。狭窄段正性重构4例,无重构4例,负性重构2例。
3 讨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和危险因素。国内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并趋向年轻化。因此,了解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预防和诊治起到关键性作用。
DSA作为以往头颈部动脉检查的相对唯一手段,及其具有金标准价值,为人们所推崇。但其有创性且可能发生血管痉挛及斑块脱落等并发症,不易为症状轻微患者接受,而且,操作技术要求高,费用贵,难以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CTA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不良反应少,多种软件的应用,可以获得更多血管方面的信息。特别在评价血管斑块方面,文献资料显示优于金标准DSA。
颈动脉狭窄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性增高的确切机制还不十分明确,它的形成可分为两个过程:(1)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造成血流灌注不足(2)颈动脉远端栓塞。一些脑梗死很可能是由于颈动脉血流灌注不足引起,主要原因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脱落引起栓塞或颈动脉远端血栓造成脑急性梗死。
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与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密切相关,而斑块的成分及形态学特征是决定其稳定性的关键。斑块的不规则和溃疡与临床症状和预后存在更紧密的关系。数据表明[4],斑块的不规则和溃疡预示更多的症状。可能由于不规则斑块提示斑块纤维帽的破裂和斑块不规则引起局部血流形态的改变,加速斑块脱落或血栓的形成。
动脉重构包括动脉代偿性扩张和动脉壁皱缩。有研究认为有脑缺血性症状者[3],血管重构指数明显高于无症状者,导致较大程度扩张性重构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gb50150.docx VIP
- 红旗-红旗H7-产品使用说明书-红旗H7PHEV-CA7200PHEVA-H7PHEV用户手册.pdf VIP
- 中新初中医疗服务管理制度模板(二篇).doc VIP
- 燃气安装工程施工分包合同8篇.docx VIP
- 医院标准预防与隔离技术考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资料搜集整理.docx VIP
- 2025年版手卫生规范考核试题(附答案).docx VIP
-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调试.docx
- 冬季传染病预防PPT(完整版).pptx VIP
- IPC4552B+中文+2021+印制板化学镀镍+浸金(ENIG)镀覆性能规范.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