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扇》中宫调曲牌与主题思想的统一.docVIP

《桃花扇》中宫调曲牌与主题思想的统一.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桃花扇》中宫调曲牌与主题思想的统一   [摘要]从全剧立意来看,《桃花扇》是一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历史剧,其中所用宫调曲牌,其中[仙吕官]和[南吕宫]为主,这正是风花雪月的秦淮河上浮动着的主旋律,也最切合“桃化扇底送南朝”的深刻主题。这一音乐感情与本剧的“离合之情、兴亡之感”的思想和谐一致。孔尚任“熔南曲之‘委婉芳艳’与北曲的‘雄劲悲激’为一炉”,让这个悲剧故事庄重地落下帷幕。   [关键词]《桃花扇》;官调;曲牌      清代著名剧作家孔尚任创作的《桃花扇》传奇,是以明末复社名士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但是全部意义和用意并不在此,沉浸在整个剧本中的,是一种极为浓厚的家国兴亡的悲痛感伤。本文拟对《桃花扇》所用宫调曲牌做一全面统计,研究该剧在宫调曲牌使用上的特点,在此基础上透视曲牌本身的音乐感情与该剧思想内涵之间的关系。      一      从《桃花扇》全本填曲比例及结构安排上看,全本正戏共40出,此外,孔尚任有意打破传奇的传统体制,添加了4出戏,即在上本开头试一出《先声》,下本开头加一出《孤吟》,作为传统“副末开场”的变体,也是上、下两本的序幕;上本末尾闰一出《闲话》,是上本的“小收煞”,下本末尾续一出(《余韵》,作为全本的“大收煞”,故而全剧共有44出。其中《闲话》“全折但用科白,不填一曲,是异样变化文字”(《桃花扇》批注),其余43出总共填了280支曲子(不包括《余韵》中苏昆生所唱的一套北曲[哀江南])。作者在《凡例》中自称全剧布局“能脱去离合悲欢之熟径”,在《先声》一出的总批申说:“首一折《先声》与末一折《余韵》相配,从古传奇有如此开场否?然可一不可再也。古今妙语皆被俗口说坏,古今奇文皆被俗笔学坏。”从作者自定的《凡例》与为传奇自写的批语看,孔尚任在戏曲创作中反对陈陈相因、重视推陈出新的意识是非常明确的。   《桃花扇》正戏中安排10支以上曲子的有4出,即:《投辕》(10支),用仙吕入双角合套;《寄扇》(12支),用双角北曲;《题画》(11支),用正宫南曲;《人道》(14支),用黄钟调合套(全剧中填词最多的一出)。不足5支曲子的也有4出,即《修札》(4支)、《哭主》(3支)、《和战》(2支)、《守楼》(4支)。从总体来看,《桃花扇》传奇每出平均有6.4支曲子,与其他传奇相比,相对较少。这是孔尚任有意安排的结果,他在《桃花扇凡例》中说:“各本填词,每一长折例用十曲,短折例用八曲。优人删繁就简,只歌五六曲,往往去留弗当,辜作者之苦心。今于长折只填八曲,短折或六或四,不令再删故也。”   传奇作者希望苦心经营的作品能够按照自己的设想出现在舞台上,但是在舞台演出中,由于时间限制,由于要迎合观众的情趣,再加上戏班及演员本身的局限,戏剧作品往往不能以原貌完整展示于舞台之上。为了减少演员二度创作与作家创作初衷的偏离,孔尚任有意使剧作贴近舞台实践,这其中虽然隐含着作家的无奈与妥协,但也表明传奇作者已经建立了面向舞台、服务于舞台的创作观念。孔尚任在填词时即有明确准则,坚持做到“词曲皆非浪填,凡胸中情不可说,眼前景不能见者,则借词以咏之。又一事再述,前已有说白者,此则以词曲代之”(《桃花扇凡例》),因而从整体上看,《桃化扇》词曲较少芜杂的弊病,给人一种骨肉停匀的感觉。      二      明清时期南北曲常用宫调有五宫四调,俗称九宫,或称南北九宫。宫调用来限定乐器管色高低,每一宫调都有独特的音律风格,标志着悲欢喜怒的不同。曲牌隶属于宫调之下,也各自表达苦乐哀悦等不同的感情。在《桃花扇》中,南北九宫宫调都有使用。全剧44出,共用曲牌123个,所占比例最大的是[仙吕宫]、[中吕宫]、[正宫]和[黄钟宫],属于[商调]、[高大石调]和[大石调]的仅占极少数。全剧中主要宫调曲牌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   关于南曲宫调的音律风格,古人几乎没有论述过。近人许之衡在《曲律易知?论过曲节奏》中有一段话,约略讲到各种宫调的风格特点:   [仙吕官]、[南吕官]、[仙吕入双调]慢曲较多,立于男女言情之作,所谓清新缅邈,婉转悠扬,均兼而有之。[正宫]、[黄钟宫]、[大石调]近于典雅端重,间寓雄壮。[越调]、[商调],多寓悲伤怨慕,[商调]尤其婉转。至[中吕宫]、[双调],宜用于过脉短套居多。   在创作中,孔尚任注意到了曲调风格与戏剧情节的一致性,如《传歌》、《访翠》、《眠香》、《会狱》等出,写秦淮艳事、儿女风情,分别用[南吕宫]、[正宫]、[南吕宫]、[仙吕宫],表现了秀艳柔婉的风格;《阻奸》、《哭主》、《誓师》、《沉江》等出,写南明政治上的重大事变,分别用[商调]、[羽调]、[双调]与[正宫],带有着激昂慷慨的声情。   从全剧立意来看,《桃花扇》是一部“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的历史剧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