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荷》印象.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雨荷》印象   7月以来,由常德市国家一级编剧汪荡平和孙海云编剧,特邀国家一级导演何艺光执导,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彭玲领衔主演的常德汉剧现代戏――《雨荷》,从沅澧两岸到省城长沙相继上演。9月19日,在湖南艺术职业学院实验剧场上演的《雨荷》,以一股来自洞庭湖沁人心脾的荷香,再次感动了无数观众。   首先这出戏很“好看”。《雨荷》的故事设定在某江南水乡,小莲家遭巨变,父亲病逝母亲出走,与哑巴弟弟相依为命。为找寻母亲,险些被人贩邹崇善欺骗,幸亏被赶来家访的老师夏雨荷救下,免遭一劫。小莲姐弟的遭遇震撼了雨荷一颗母亲的心,她决定暂时收留这对孩子。雨荷家境清贫,丈夫吴清水重病在身,为解决经济困难,雨荷、小莲利用假期打工,却巧遇小莲的生母王秋菱。王为了抓牢“到手的幸福”而不认亲生儿女,与此同时,雨荷的儿子吴威也因母亲对自己的疏忽而心存芥蒂,由此而引出了一幕幕悲喜交错的情节。   乍看之下,整个故事并不算复杂,题材上也并不觉新颖,但没想到的是,汪老师太会写戏了,能将这样一个大家早已熟悉的题材,写得这么生动活泼,丰富感人。编剧并没有一写教师就一个劲儿地拔高人物大唱赞歌,而是另辟蹊径,以雨荷教师的身份为依托,进而将笔墨集中在母亲这个大众身份上,使得她的人物形象更加平实,更接近普通人的生活。主人公雨荷并不是一个高大全的完美形象:她善良、坚韧,对待工作和生活都是尽心尽力;可因自己一时冲动的收养行为,原本清贫的家庭雪上加霜,对于生活的无力感,对丈夫和儿子的愧疚,使得她内心也在不断地自我怀疑和煎熬,“自家清贫一如洗,又何苦打肿脸去做好人”。为了解决家里的经济困难,不得不去做钟点工。她将所有的委屈和辛酸都默默承受,“待等到参天大树成才日,我再把满头白发慢慢梳”。这样的内心独白,很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只因她是全天下所有甘愿为儿女付出一切的母亲真实写照。接下来剧情急转,小莲考第一,吴威却落榜,孩子出走,丈夫责备,所有的一切压在雨荷的肩头。她的努力,她的坚持却换不来一个圆满的结果,使得她无奈发出“绞断了百结柔肠,费尽了千般心思,尝遍了万种苦楚,我怎就成不了一个良母贤妻”的困惑。在戏里,她不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只是一个在现实生活面前苦苦抗争的普通女人。她有着一个女人的困惑、委屈和眼泪。直至最后,她为了救儿子受伤,还不忘“给我的儿子道个歉”,用自己的行为感染了所有人。作者对于主要人物的塑造,没有刻意说教,只是将她的个人选择放在现实面前,接受生活的拷问。最终,观众被打动,觉得她可敬,更觉得她可亲可信:因为她就像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她的故事就仿佛我们身边的故事一样,简单平凡却真实动人。   王秋菱这个人物,也并不是一个简单概念的形象。她觉得女人“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当二奶总比受穷强”,跑遍大半个中国,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和幸福。她的思想和选择,从道德上能很直观地给予评价,但从内心体验来说,这是当今商业社会的价值观缩影,是我们整个浮躁的时代病。她和雨荷,同样扮演着母亲的角色,不同的认知,对于母亲角色的不同阐释,在舞台上对比鲜明,更能引发观众的对于“母爱”这一恒久命题的思考。在经济向上发展的时期,在人人奔小康、家家要致富的社会背景下,小莲姐弟的遭遇可以解读为不仅仅是被其个体的母亲所抛弃,更是被这个扭曲的社会价值观念所抛弃的。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我们再次呼唤“母爱”的回归。怎么做一个“母亲”?如何教育孩子?对于社会而言是“责任”,对于个体,对于一个成长中的“人”而言,除了责任,除了物质,更多的需要应该是关爱,是感性的投入而非理性的分析。至于母爱的话题,剧本提供了由传统母爱走向新型的、个体转变的新思考。   除此之外,吴清水的善良、小莲的聪慧、傅旺财的耿直、小弟的憨厚、邹崇善的狡猾……使得亲情、爱情、伦理各种情感体验在剧中穿插,异彩纷呈。不同人物性格的碰撞,推动了全剧的紧凑发展,处处体现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感。   在人物塑造之外,此剧另一个突出的创作特色便是其水墨画般的写意效果。全剧分四段,开头结尾都是由一首荷花诗作为串联过渡。舞台两侧的歌队伴唱,总是在人物命运的波澜转折处恰好响起。有时以第三人称的口吻向观众讲述故事,抒发情感:有时以第二人称的口吻同台上演员相互交流;有时又用第一人称直接入戏表演。每当舞台上灯光变幻,场景变更时,我们闭上眼睛,耳边传来“一袭春雨翻新荷,点点嫩碧任婆娑”的优美吟唱,将荷花的意象贯穿全剧始终。我很喜欢作者这样的处理,就像中国水墨画的“留白”,在戏剧中这样的留白或者说停顿,给予观众一定回味和想象空间,更具抒情性。尽管这是一出现代戏,却将中国戏曲从形式到内容强大的抒情特性加入进来,这才可能让戏曲观众得到更多的满足。   其次这出戏很“好听”。汉剧的一腔一调、一板一眼都严谨有度,俨然一个非常完整的体系。回来做了些功课才知道,在戏曲声腔上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