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慈禧“御笔”绣画
慈禧是清代政治舞台上一位重要的女性统治者,27岁登上政治舞台,“垂廉听政”之暇,亦附庸风雅仿效前朝皇帝,舞文弄墨,但留传下来的作品不多,尤其是绘画作品更为少见。《刺绣松鹤图》轴和《刺绣松藤绶带图》轴是以慈禧皇太后所绘的画稿为底本刺绣而成的。
慈禧“御笔”书画
慈禧本不会作画,她日常习字作画,一般是在别人的帮助和指点之下进行的,缪嘉惠便是她的指导老师。缪嘉惠字素筠,宫中又称缪太太,今云南昆明人。缪嘉惠擅长于书法绘画,曾随赴四川上任的丈夫入川,其夫去世后,在当地以卖画维持生计。后四川督抚得知她有如此技能,就推荐给慈禧。来到皇宫后,由于她非常聪敏,因而得到慈禧的喜爱。每逢皇太后习字作画时,缪嘉惠总是陪伴左右。光绪三十年(1904年),慈禧70岁居住颐和园,每天都要到听鹂馆作画,常以缪嘉惠为其所出的画样为范本。还要到仁寿殿练字,也多有缪嘉惠在一旁侍候,“福”“寿”等字是其所爱①。
慈禧所书,多为大幅行书或楷书。据《清宫见闻杂记》载:“太后尤善书法,能作擘窠大字。”现在可见的有“寿”“福”“龙”“美意”等,尤其是“福”“寿”最常见,主要用来赏赐大臣。慈禧70寿辰,当时浙江省吴兴县沈云芝专长刺绣,将《八仙上寿图》和《无量寿佛》两幅画作为底本,历时3个月刺绣而成,献给慈禧,慈禧看到绣品后非常高兴。由于绣技高超和绣品内容正符合其“延年益寿”的心意,故欣然提笔写下“福”“寿”两字,赏赐给沈云芝夫妇,从此,沈云芝便更名为沈寿,这就是我国著名的刺绣艺术家沈寿名字的由来。
慈禧的绘画作品多是在缪嘉惠的指点下完成的。苏海若曾评价慈禧的绘画作品:“画山水兰竹,不过寥寥数笔。然设色布格,必苦心经营。画何种花卉,即捣何种花卉汁色。其最擅长者为葡萄。盖葡萄不过大圈数个,随手可成;藤蔓屈曲,如蛇如蚓,信笔所之,易于神似,加以设色活泼,居然逼真矣。”②目前所见慈禧的墨迹多是代笔,每遇赏赐时,主要由缪嘉惠或其他大臣代笔,但于画的上方一定加盖朱印“慈禧皇太后之宝”,以示亲笔。作品题材多为海屋添筹、灵仙祝寿、富贵长寿等吉祥图案。
慈禧“御笔”刺绣画
目前所见以慈禧“御笔”画为底本刺绣作品,只有二幅立轴,分别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北京艺术博物馆。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刺绣松鹤延年图》轴,纵133厘米,横65厘米。牙白色绫地,用淡绿色、米色、深米色等颜色的丝线刺绣浮云海水、苍松峭石和仙鹤。以斜缠针刺绣而成的水波纹,针法虽简单,但丝线的光泽和针脚的细腻,远胜于绘画的平涂,视觉效果更佳。此外,还间用套针、戗针、盘针、施毛针等针法,刺绣各种适合表现的物象,绣工精美细致。
画心用黑色丝线绣诗一首:“高柯百尺欲参天,严壑风霜不计年;招得仙禽来作伴,羽衣对舞自蹁跹。――陆润庠敬题。”此外,还绣有“光绪戊戌仲夏下r御笔”及 “大雅斋”“镜荣烛和”“承明受光”“乐民之乐”和“慈禧皇太后之宝”等多方印鉴。
《刺绣松藤绶带图》轴藏于北京艺术博物馆。纵135厘米,横68厘米。牙黄色缎地,绣藤萝、松树和绶带鸟。藤萝盘结缠绕,串串紫色花逼真诱人,绶带鸟栖息在松枝之上,衬托出“益寿延年”的主题。作品以滚针、斜缠针、施针等针法绣成,绣工细腻。
图轴上绣有“宝络纷垂荫碧萝,凌云l耸绾乔诃。飘缨更喜招仙羽,春满华林瑞气多――吴树梅题”;“彩纳丹霞金凤舞,涛翻银浪玉龙蟠。琼楼缥缈排云出,锦羽翩跹湛露欢――陆润庠题”;“五色文禽藤采敷,今朝报喜集蓬壶,万年不老松长寿,正是天家瑞应图――陆宝忠题”等多首诗句。此外,还绣有“光绪甲午孟春上浣――御笔”及“颐神养性”“瀛海仙班”“海涵春育”和“慈禧皇太后之宝” 等多方印鉴。
慈禧“御笔”绣画的特点
1.绣画的内容
两幅绣品的内容均为祝寿题材。鹤是鸟类的宗长,被称为一品鸟。据《养生要》载:“鹤寿有千百之数。”因此,鹤是延寿吉祥之物。松树与鹤组合,代表松鹤长春、松鹤遐龄等长寿的吉祥之意;绶带鸟,绶与寿谐音;紫藤为大型缠绕性木质藤本植物,它缠绕于松树上,有连绵不断、长生不老之说。松树、绶带鸟与紫藤组合,亦是寓意延年益寿的吉祥图案。
2.绣成的时间
《刺绣松藤绶带图》轴绣成于光绪甲午孟春上浣(光绪二十年孟春上浣)也就是1894年1月上旬。光绪二十年恰好是慈禧60寿诞。
《刺绣松鹤延年图》轴绣成于光绪戊戌仲夏下r(光绪二十四年仲夏下r)也就是1898年5月下旬,慈禧64岁。光绪十一年颐和园修成,此后她时常临幸于此,《刺绣松鹤延年图》轴很可能是在颐和园休养时,由缪嘉惠指点画成的底本,再由女红刺绣而成。
慈禧生于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从作品上所绣时间看,这两幅绣品,应当是为慈禧60寿诞和64岁寿诞专门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