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自恋到自圣
就文化空间与文化类型而言,身为“长安画派”六大家之一的康师尧先生是本该“执铁棹板,唱大江东去”的,然而,他没有。即便是其雄浑拙朴的艺术风格已然成为长安画派的招牌菜时,他也依旧不避小气地固守着自己的典雅与清新。或许,正是因了这份固守,大气磅礴的长安画派才有了似水柔情的一面。而最能展示这一柔情的便是康师尧笔下的水仙――一个生活在古希腊神话中的美少年。据说,这位名叫那喀索斯的美少年因为感动于自己的美,而深深地爱上了自己,并且只爱自己。于是,他将自己化作池畔的一株水仙,终日顾影自怜。终致于精神分析学家们挥笔写下了那喀索斯情结――一种自恋的情结。
事实上,康师尧正是这样一位自恋型的艺术家。唯其自恋,他便有意无意地反复描绘水仙,而水仙又反过来成了我们指认他艺术自恋的一种记号。1980年冬,中国美术馆收藏了康师尧个人作品12幅,其中便有两幅是水仙图。而天津人美、陕西人美、荣宝斋等出版社各自出版的有关先生的几本画册中,水仙花又以同题反复的形式占据着最大的篇幅。“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诗人笔下的水仙自是潇洒,但她会不会“只因无意缘尘土,春衫单薄不胜寒”?一直在长安画派中专攻花鸟却又一直处于后排位置的康先生是否也会一如他所钟爱的水仙花那样“不胜寒”呢?限于资料,我们已然难能知晓。但是,在长安画派的六位画家中,只有他公开声称:“继承古代传统就是要继承文人画传统。”事实上,六人中也只有他一直坚守着传统的文人画路数。尽管他的坚守中,不无变化与创新,而且也更加注重了花与人的关系,但这一切并未完全逸出传统的框架,他是一位框架之内的革新者。
1921年,先生出生在河南开封,后随家人入陕。1941年,先生自西安高中毕业后,入武昌艺术专科学校。由于抗战,武昌艺专早在1937年就迁往四川江津了。故此,先生是在四川完成自己学业的。然而,由于先生少时即喜民间工艺,甚至能够缝制绣花鞋,故此,他第一学年并非学的国画而是工艺,导师是王道平先生。后来,由于王先生前往国立艺专任教,他才在余下的两个学年中从唐一禾学素描,从张肇铭习国画。正是这三年的专业学习,决定了康师尧日后的艺术方向。必须说明的是,张肇铭的老师正是一代名家王梦白。而王梦白先生的另一位高足便是王雪涛。他们艺术创作的共同点是在坚持写生的基础上讲求笔墨的清雅,而且赋色妍艳,形成了典雅清新的艺术风格。应该说,在笔墨以及用色的讲究上,康师尧稍逊王雪涛,但在追求作品的人民性这一点上,王雪涛等人又逊于康师尧。这应该归功于长安画派主体画风的引领。此外,还有一个因素,那便是他自1944年艺专毕业后便已定居西安,那是一个时刻让人充满敬畏的地方。因为西安不仅出皇帝,而且文化积淀也实在是博大与厚重。那么,西北的特有地貌与他的艺术创作究竟存有多大程度的关联?这里,我记起了晚唐诗人周朴的一句诗:“一阵风来一阵沙,有人行走无人家。”一如这位风沙之中的旅人,康师尧的艺术创作一直都没有像长安画派其他五位画家那样“筑居”西北,博大而厚重的西北于他来说只是“走过”。不过,即便匆匆走过,西北特有的人文地貌势必或多或少地入其眼帘,那特有的地气也必定会使其有所充盈。正是这种“映入”与“充盈”,才使得康师尧在北宋院体绘画中开出新意一一寻求一种花与人民的关系。这一观点的详细表述便是他于1984年应邀撰写的《康师尧作品欣赏录像旁白》。
除却上述不得不有的关联,我们还应看到,长安画派六大家中,康师尧是唯一的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科班出身的艺术家。这种“唯一性”是否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滋生一种自我优越感?进而使其在满是帝王气的关中大地上近乎自恋地守护着自己的典雅与清新?
或许,正是源于这种优越感,他才在《绘画创作和艺术修养杂谈》一文中,对长安画派那句著名的口号――“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作了别样的解释,这种解释除却上文所说的“继承文人画传统”外,在“伸向生活”这一点上,他亦深刻指出:切人肌肤的体验固是必须,却绝非唯一。历史题材作品的创作就需要借助史书与图片,因而,“深入生活”应该还有一层形而上的意义即文化准备或日文化深入。应该说,康师尧在这方面的准备与深入是充分的。自从1962年《美术》杂志发表了他的第一篇论文《画花》后,直至去世,他为我们留下了《国画基本技法》《写意花卉技法》《花卉写生与变化》《中国绘画史述要》以及《西安半坡彩陶得到的启示》《传统工艺变化初探》等著作与文章。风靡一时的科教片《中国花鸟画》的勾花点叶部分便邀请先生现场示范,就修养之渊深与技法之精熟而言,科教片《中国花鸟画》,可谓得其人矣。
然而,康师尧在武昌艺专最早入手的是工艺。据著名美术史论家王子云先生的妻子、考古学家何正璜女士生前所写《心香一瓣寄友谊》一文的回忆:“为了创导发扬针法绮丽的‘穿罗绣’,为了宣传鼓励别具风味的釉陶刻花,为了到处收集民间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3D101-1~4 110KV及以下电力电缆终端和接头.docx VIP
- 2025年高考化学(黑吉辽蒙卷) 真题详细解读及评析.docx
- 干式系统的工作原理.ppt VIP
- 周杰伦所有歌词(14张专辑-包括床边的故事)呕心沥血已经整理完毕可打印.doc VIP
- 英国文学史17th--Century-English---Literature4.ppt VIP
- 子宫颈癌筛查规范(2025年)解读课件PPT.pptx
- word模板:简约企业新闻报刊报纸排版设计word模板.docx VIP
- 露天矿开采(共117张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2 教学课件 Reading and Thinking and Thinking.ppt VIP
- 2023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第二部分).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