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动画电影的异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日动画电影的异同   我国的动画电影市场消费产生的利润在现阶段有八成被美国和日本包揽。全国电视台每年要播放长达30万分钟的动画片,其中只有2-3万分钟是国产片的份额。我国动画电影的高峰期停留在上世纪中后期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水墨动画电影的时代。这些都是值得引起反思的。      一、美日动画电影的共同点      1.动画电影产业化   美、日两国的动画市场非常成熟,拥有系统的商业动画运作模式,众多运作非常成功的制片厂以及世界一流的动画设计和制作的人才资源。如美国的迪斯尼公司、梦工场、华纳电影公司、哥伦比亚公司、福克斯公司、派拉蒙公司都是享誉世界的商业动画制作航母,创造了巨额利润的同时也创造了巨大的艺术价值。   从前期造势到制作精良的大投入,再到后期的市场宣传,美日两国动画制作的产业化模式是非常值得我国借鉴的。以2 亿5000 万美金营收称霸日本影史票房总冠军的《千与千寻》为例,它的宣传攻势强大到甚至动用了首相为其首映捧场。    2.高投入高回报   美、日两国的动画电影从制作角度而言,基本上都是本国的顶级水准。日本真人电影的平均制作费本来就不高,而像宫崎骏、大友克洋、押井守等动画大师制作的动画电影,投入动辄以数十亿日元计,耗时经年。高投入的动画电影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润。迪斯尼每年的作品肯定会进入年度票房的前十位,好几次还占据了第一位;而在日本,宫崎骏的作品更是屡破影史票房记录。   3.配音阵容豪华,音乐优美动听   投资巨大的动画电影往往非常重视角色的配音,常会大手笔地请来众多好莱坞大牌明星担任配音工作,挑选的明星也都是“神形兼备”的,为影片增色不少。   美国动画电影的音乐常把本土文化(音乐、性格、追求等)融于其中,比如说《疯狂农场》就大量地运用了美国的乡村音乐、摇滚、嘻哈等元素,每首歌每段音乐都十分动听,而且将人们在唱此音乐时的动作巧妙地赋予了动画形象,对动画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   日本动画电影音乐的代表人物久石让是宫崎骏电影的御用音乐人。从1984年的《风之谷》到2008年《悬崖上的金鱼姬》,他的音乐使吉卜力工作室的电影更加深入人心。他常用提琴、电声、合成器,加上圆号、童声合唱、钢琴小品等等配合自然清新的画面,带给人完美的视听享受。      二、美日动画电影的不同之处      1.动画形象   由于地域和民族文化等因素,美国国民性格单纯直率、向往自由,崇尚个人英雄主义,这种国情也造就了很多幽默、风趣、充满正义感的动画形象。   如《怪物史莱克》里面快语速的驴子;《冰河世纪》里讨厌又可爱的树懒锡德;影片《花木兰》中的木须龙。这些角色往往有点自私和虚荣心,爱面子,具有人性化的一面,它们通过夸张的造型,生动的面部表情、幽默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在影片中极尽搞笑之能事,成为影片很大的笑料和卖点。梦工场制作的《阿拉丁》、《功夫熊猫》等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美国人对英雄主义的追求。   而日本的动画形象则多是内敛和不事张扬的,情感和表达都十分细腻微妙,很多时候依靠无声的动作或眼神来反映内心世界,令人过目难忘。整体画面形象和色彩都追求唯美,叙事节奏比美国要慢很多。   2.剧本风格   美国的动画题材轻松、乐观,喜剧色彩浓厚,充满家庭的温情,常以大团圆结局,迎合观众口味。日本由于是岛国,资源匮乏并且受到过严重的战争创伤,所以整个民族充满了忧患意识。他们的剧本题材多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环保、人性、战争、死亡等关乎生存的严肃话题,并且关于未来的展望往往带有终极思考的沉重色彩。特别是由硬核派的大友克洋、押井守等制作的作品常常会让你质疑存在的意义与真实性,并对未来产生悲观的预期。   宫崎骏曾言:“我们的孩子们生于一个爱滋病和毒品遍布的世界,谁又会知道还有其它什么别的东西。即使世界的人口高达100亿,我们仍然将生存下去――我们或许会不安、挣扎、尖叫,但是依然会活着。”这种对现实和未来的关注带有一种无奈的悲剧意味,而这正是美日动画电影在精神层面上最大的不同。   3.制作技法   美国的动画制作多以三维立体形象为主,注重细节刻画,追求空间质感的逼真展示。如迪斯尼公司在1995年推出了第一部三维动画片《玩具总动员》,之后又陆续推出《海底总动员》等,1999年推出的三维动画大片《恐龙》,将人的创造力推向了极致。这些动画片的极限仿真技术可谓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了,甚至有人看过后,都不知道这些片子是用电脑技术创造出来的。2005年,哥伦比亚公司完成了耗资近1亿2千万的动画大作――《最终幻想》,片中的动作场面80%使用的是当时最先进的电脑动画技术,连人物的纹理和衣服的褶皱等细节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逼真程度   在日本二维动画是市场的主流。这并非说日本动画制作过程中不用电脑动画(CG)进行修饰,像宫崎骏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