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设计:现代建筑大师的摇篮.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住宅设计:现代建筑大师的摇篮   [摘 要]住宅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空间单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类型。住宅设计是现代建筑大师的摇篮,由中国“实验建筑师”的住宅设计实践可以看出,住宅设计可作为供中国建筑者参考借鉴的成名起点。   [关键词]住宅设计;建筑师;现代建筑   [中图分类号] J59[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3729(2009)02-0063-03      住宅在任何时期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建筑类型,它是人类生活的基本空间单元。回顾历史可以发现,很多建筑大师都是在对住宅的设计和思考中走向成熟的。无论是作品还是著述,这些大师们都对住宅情有独钟,而且往往佳作纷呈,群星璀璨。如柯布西耶有萨伏伊别墅(见图1)和马赛公寓,密斯有吐根哈特住宅,赖特有以流水别墅为代表的草原式住宅,文丘里的成名作是母亲住宅,安腾忠雄的成名作是住吉长屋(见图2),弗兰克?盖里的成名作是圣?莫尼卡的自宅,赖特的成名作是罗比住宅等。         一、住宅设计是现代建筑师成名的起点      在诸多建筑大师的早期作品中有许多是住宅设计,其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首先,住宅建筑的性质决定了它是建筑师早期接触最多的建筑类型。居住行为是人类的基本行为,对居住行为的设计和思考是以对居住行为的理解为基础的,而居住行为又恰恰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因此,相对于其他大型建筑,一个年轻的建筑师更容易把握住宅的功能布置,并在不具备太多设计经验的时候以住宅设计为起点,把住宅设计作为其职业开端。其次,住宅建筑往往规模较小,如高度低、跨度小、结构形式简单、消耗建筑材料少、占地面积小等,这些因素使住宅设计中可能遇到的技术性难题较少。大师赖以成名的住宅建筑通常位于远离城市的郊区,周围环境单一,不受其他建筑的影响,也不受城市规划的制约。这使得住宅设计的内容和目标相对单一并容易完成。再次,现代建筑大师对住宅的设计往往包含了对住宅内部的家具、装饰、生活用品的设计,这给他们提供了全面研究居住行为和委托人心理的机会,使他们能够突破对单纯建筑外壳设计的局限,更加深入地贯彻现代设计精神。如密斯设计的巴塞罗那椅,柯布西耶的雕塑与绘画,赖特设计的壁炉、桌椅、灯具等,都融入了设计师对现代设计精神的思考与把握。同时对委托人的品位与偏好的深入了解,也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      现代建筑杰作多是个人住宅或私人别墅,这并不是偶然的。萨伏伊别墅、吐根哈特住宅、流水别墅都是豪宅,造价昂贵,其主人都是那些“富有而开明”的企业家或富商,但这三个作品都毫无例外地表现出了设计师强烈的个人取向,委托人的要求与影响已退到了次要地位。这表明,实现自我设计理想的机会更容易在私人住宅中产生,因为这时建筑师只需要说服或用自己的艺术理想去折服委托人,余下的只是怎么开始着手工作的问题了。住宅是私人物品,它的最终结果可以说只取决于两个人:建筑师和委托人。所以,与其他类型的建筑相比,住宅是建筑师自我实现的更好载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住宅设计的确是现代建筑师成名的起点,也可以说是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摇篮。      二、中国“实验建筑师”的住宅设计实践      中国的建筑市场经过了一段快速而狂热的发展之后,硬件发展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无论是住宅设计与建设的数量还是质量,都有了极大的进步与发展。值得关注的是,在这些爆炸式的建筑风潮中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呼声,这也意味着民众对建筑有了不同的理解和要求,人们开始更加注重品质与文化,更加注重作品的民族性。其间也涌现出一些著名的青年建筑师,他们对中国建筑文化的发展有着强烈的责任感,对建筑设计勇于探索,被业界称为“实验建筑师”。其代表人物有现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的张永和、成都家琨建筑师事务所主持建筑师刘家琨、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王澍等。   在这些“实验建筑师”中,从作家发展成为建筑师的刘家琨是非常引人瞩目的一位,他的成名缘于为一些知名画家设计工作室。1994年,刘家琨为画家罗中立设计的艺术家工作室,成了他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建筑作品。1995年,刘家琨又为画家何多苓设计工作室(见图3),该设计以墙体的围合与间离表现出传统空间意趣,一条斜穿天井的飞廊是对内部迷宫的破解,成为他“艺术家工作室”系列设计中的代表作。之后,他又陆续接手鹿野苑石刻博物馆、建川博物馆等项目。刘家琨“玩”这种小型文化空间时对于环境的把握和解决问题的创造力颇为人称道,这些作品奠定了其国内一线建筑师的地位。      对于供普通人居住的集合住宅,刘家琨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他认为现在的一些小区好像是孤岛,与外界疏远;虽然现在的小区有不能开放的客观原因,但越来越多的封闭会导致社会分化更加严重。集合住宅设计是最为大众所需、对人们影响最直接、最能决定未来中国居住面貌,同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