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安全项目检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除纤维静电现象的主要措施 (1) 适当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 (2) 使用抗静电剂 (3) 采用不同纤维混纺 (4) 增加纤维导电性或采用导电纤维 (5) 加工机械的接地与尖端放电。 防霉、防菌、防虫性 抗菌及防护 一是抑菌杀菌作用,直接“抗菌”,多用于内衣; 一是通过拒水处理、微孔膜透气结构来阻断细菌透过织物实现“抗菌”,常用于外装。 2. 防有害虫类 螨虫是一种长约0.1-0.2毫米,专靠刺吸人的皮肤组织细胞、皮脂腺分泌的油脂等为生的寄生虫,其种类繁多且繁殖量大,繁殖速度快,并且给人类传播多种疾病 防蚊 蚊虫的叮咬给人类带来的烦恼由来已久,不仅令人痛痒难忍,而且传播脑炎、疟疾和其它传染病。 防霉菌、防虫蛀影响因素 纤维性质 天然纤维比化学纤维易遭霉菌侵蚀和虫蛀,棉和粘胶等纤维素纤维易发霉变质 羊毛和蚕丝等蛋白质纤维易被虫蛀食;锦纶、腈纶等纤维也有被蛀食的情形。 织物性质 实行防霉、防菌、防臭、防蛀等特殊整理。 纺织品的抗沾污性检验 沾污是指油脂和颗粒状物质不必要地沉积在纤维构成的纺织品的表面或内部的现象 沾污的种类 a、固体粒子(干污) b、液状污物 c、水溶性物质 污物往往是以上几类的混合。 污物的吸附 纺织品沾污通常是上述污物沉积于纤维表面,有时污垢会渗入纤维表面或纤维束之间。 污垢在纺织品上一般通过静电效应、物理接触及洗涤沾污而粘附。 粘附粒子大部分属“油粘附”。作为油性污一旦沾污纤维后,它们会在纤维上扩散,随着扩散的进行,使去除难度提高。 拒污机理 降低纤维织物的表面张力,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织物的抗污性。 过减少或消除静电引力(如抗静电整理),降低分子间作用力(如亲水化处理)、降低纤维与污物接触面积(如表面光滑化)等 易去污 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沾污。理想的纺织品一旦沾污后,在正常的洗涤条件污垢应容易洗净,同时,织物不会吸附洗涤液中的污物而再沾污。使纺织品具有的这种性能称为易去污。 易去污整理实际上是促进水向纤维内部和油污-纤维界面的扩散,由于促进了界面的水化,因而易使油污与纤维分离 易去污整理主要从两方面加以解决,一是改善纤维的亲水性能,二是提高纤维在空气中的拒油污性能 织物的拒污评价方法 AATCC 118拒油测试 FZ/T 01066耐沾污性测试 AATCC 130-2000易去污测试方法 FZ/T 10012–1998涤棉织物易去污性能评定 AATCC 118-2007拒油性测试 织物拒油性能是用一系列不同表面张力的液体来测定的 测试时,将试样调湿后,平放在白色吸水纸上,将油滴小心滴于样品上。以约45°角观察液滴30±2s,如果试样和油滴接触面未发现渗透和润湿现象,则接着用较高等级的试验液体滴于样品上。试验连续进行,直至试样在30±2s内出现明显的润湿或吸液现象。织物的拒油等级以30s内不能润湿织物的最高编号的试验液体表示。 杜邦法和AATCC法是用1-8级的级别表示结果,3M法是用评分法表示结果。 FZ/T 01066-1999涂层织物耐沾污性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服用或室内装饰用涂层织物耐沾污性的测定。其原理是按规定方法和试验参数,将一种标准载污介质(标准污布)在马丁代尔型磨损试验仪上对涂层织物涂层面进行摩擦,用评定沾色用灰色样卡评价涂层面的沾污程度。 AATCC 130-2000易去污测试方法 将样品调湿后,平放在单层的AATCC吸水纸上,用滴管滴5滴(约0.2ml)玉米油于样品表面,用玻璃纸覆盖在油污部位,再用重锤压在玻璃纸上放置60±5s,然后移开重锤,丢弃玻璃纸。将样品放在洗涤用洗衣机中进行洗涤。烘干。取出样布,与评级卡对照评级。 在试样中心滴下0.2mL污油,加盖聚乙烯薄膜,放上2.25kg的砝码,压1 min后取下砝码,移去薄膜。洗涤。烘干。用变色用灰色样卡,评定未洗涤和洗涤15次的试样的易去污级别 抗紫外纺织品检验 紫外线透过率取决因素 织物覆盖系数 纤维的种类 织物的颜色 后整理加工中的化学添加剂 湿度 甲基橙 紅 3-5 橙 甲基紅 粉紅 4-6 黃 酚紅 黃 6-7 紅 酚酞 無 8-10 紫紅 茜素黃R 黃 10-12 紅 溴瑞香草藍 黃 6-8 藍 廣用指示劑 橙 5-8 藍 各種指示劑顏色變化及pH範圍 pH值检验注意事项 pH计的选择 玻璃电极的保养 水萃取液的过滤 测量温度 pH计校正用缓冲溶液 禁用偶氮染料、致癌染料及致敏染料检测 范围:“适用于经印染加工的纺织产品”。 经印染加工的纺织产品为:采用各种着色剂,包括染料(dyes)、涂料或颜料(pigments)染色或印花的产品。 原理: 纺织样品在柠檬酸盐缓冲溶液介质中用连二亚硫酸钠还原分解以产生可能存在的禁用芳香胺,用适当的液—液分配柱提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