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审美·泛审美·反审美——网络诗歌的三个审美维度.pdfVIP

后审美·泛审美·反审美——网络诗歌的三个审美维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5月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Mav.2017 OF XIAOZHUANGUNIVERSITY No.3 第3期 JOURNALNANJING 后审美·泛审美·反审美 ——网络诗歌的三个审美维度 张 翠 (运河高等师范学校中文与社会系,江苏邳州221300) 摘要:后审美、泛审美、反审美是网络诗歌审美的三个重要维度。后审美探索着眼于精英审 美、大众审关相融合和青年亚文化审美隐喻的存在,泛审美强调身体写作、审美趣味世俗化成为网 络诗歌审美主要特征,而反审美的探讨则触及审丑、恶搞对网络诗歌审美范畴的扩大化。网络诗歌 与传统诗歌正由对立走向融合,以多元化的审美姿态审视网络诗歌将对当代中国诗歌的可持续发 展大有裨益。 关键词:网络诗歌;后审美;泛审美;反审美 中图分类号:[207.2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7902(2017)03—0066—06 网络诗歌审美取向在新世纪呈现为辐射状,其多元化、开放化、圆融化姿态促成了当下诗歌审美精彩纷 呈的局面。网络诗歌审美的多元化流变现象已成为当下时代不可逆转的潮流,其形体格局值得探索。没有 传统美学规范的限定,不受权威话语的拘囿,突破传播困难的障碍,完全出于自发的审美喜好,这就是网络时 代诗歌审美维度多极化绽放的现实基础。也正因为此,网络诗歌的多元审美理念值得并亟待理论界、批评界 予以关注和研究。毫无疑问,网络诗歌审美是一种网络媒介加诗歌审美的全新模式。后审美的审美范式、泛 审美的审美控诉和反审美的审美向度是网络诗歌审美的三种新形式,也是网络诗歌研究的前沿课题。 一、后审美的审美范式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是本雅明美学思想的代表作。作品中本雅明对“艺术自身的演替”的总结 涉及四大方面,历来颇为国内外学术界推崇,其中一大方面就是“美的艺术向后审美艺术的替变”④。著名网 络文学研究专家欧阳友权教授近年来对网络文学的研究可谓成果颇为丰硕,其不仅对网络文学理论的系统 化、学理化、丰赡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其理论成果也对当下文艺批评研究的深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如从网 络文学研究过程中衍生出的有关“后审美范式”的探讨就是欧阳教授对后现代理论的强力推进。“网络文学 作为后现代文化最具时代特色的艺术表征,它运用后现代话语的‘卡农变调’,对语言艺术的诗学价值做了 后现代意义上的拆解,同时又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审美范式——基于后现代文化的后审美范式。”㈤ 后审美的审美范式不是到了网络时代才有,也不是专门针对网络文学、网络诗歌才有阐释意义的,它是 后现代主义理论和审美理论在网络媒介激发下的自然碰撞,两种理论是本体,网络起了催化作用,而新变体 的聚焦点在“后”字上,和后现代主义的“后”字值得大做文章一样,同时二者又有一定的渊源。“后审美就是 以后现代主义为文化背景的审美范式,是后现代主义‘文化逻辑’的必然延伸。”④网络诗歌场自开坛就不是 块肃静地,网络诗歌则不可避免地沾染上浓厚的后审美特色,后审美的审美范式流光溢彩。 收稿日期:20t6—08—08 作者简介:张翠,运河高等师范学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美学。 ①瓦尔特·本雅明著,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国城市出版社2001年版,第184页。 ②欧阳友权等:《网络文学论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84—85页。 ③欧阳友权等:《网络文学论纲》,第85页。 一66— 万方数据 (一)精英审美与大众审美走向融合 精英审美与大众审美从对立走向融合是后现代主义文化审美理念的一大革命性变革,在审美文化史上 具有里程碑意义与划时代意义。“在艺术中,与后现代主义相关的关键特征便是:艺术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 限被消解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层次分明的差异消弭了;人们沉溺于折衷主义与符码混合之繁杂风格 之中;赝品、东拼西凑的大杂烩、反讽、戏谑充斥于市,对文化表面的‘无深度’感到欢欣鼓舞;艺术生产者的 原创性特征衰微了;还有,仅存的一个假设:艺术不过是重复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