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恽敬古文的“峭洁”——兼说“从子家人由史家出”的文学意义.pdfVIP

论恽敬古文的“峭洁”——兼说“从子家人由史家出”的文学意义.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9月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Sep.,2017 第3期 JoumJofSchoolofChinese andCulture Normal No.3 Language Naming University 论恽敬古文的“峭洁” ——兼说“从子家人,由史家出的文学意义 黄卓颖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 要:清代阳湖派中,恽敬与张惠言齐名,但二者的文风并不相似。张惠言以“瑰丽”、 “渊雅”称,恽敬则以“峭洁”为主。后者“从子家入,由史家出”,取《史记》之“洁”、法家之 “峭”,在“义法”的统摄和粘合下,融铸生成“峭洁”。它以追求凌厉的辞气、尖锐斩绝的力度、 深窄的文境与意旨、气体的省净纯洁为主要美学内涵。在碑志文中,恽氏又自觉地将史体、史 法、史意注入其中,辅之以法家辞气,最终生成一种以史传化为显著特征的新碑志体。这种新 碑志,既是恽敬“峭洁”文风的典型代表,又是其古文价值的最高呈现。 关键词:恽敬峭洁新碑志体 中图分类号:1206.2文献标识码:A 作为阳湖派的首领人物,恽敬与张惠言一样,在当时就已经赢得了极高的文名。尚镕说恽敬文“横 J(嘲’ 绝一世,直追南宋以前”。…‘附包世臣称恽敬能矫正归有光、方苞“邪许”之弊,为“豪杰之士”。【2 陆继辂甚至认为他的古文成就已超越了方苞、刘大樾、姚鼐,“非徒不愧之而已”,而其他“同州之为古文 者张惠言、秦瀛、赵怀玉、吴德旋、吴育、董士锡、顾翊,亦推君无异辞”。”_(吲’以恽敬浸淫古文之久,天才 又高,且下笔矜慎,能得到这么高的赞誉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不过,有一个现象颇值得我们注意,那就 是当论者试图界定恽敬古文风格的时候,总不是那么一致。有人说他“雄悍”,HJ(麟”有人说他“廉 各有千秋。但要选一个真正能够代表其风格之全体的范畴,则应是李慈铭所谓的“峭洁”。他说恽敬文 J(H082’他不仅明确揭橥恽敬古文的“峭 “从子家人,由史家出,故简洁峭深”,“嘉庆以来,无其敌也”。【8 洁”之风,而且指出其形成的路径在于“从子家人,由史家出”。这就为我们了解恽敬古文特点及其“峭 洁”文风提供了一个极富启发意义的视角。 “峭洁”:恽敬古文批评的观念导向 恽敬的解读“峭洁”文风,显然与三个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首先是乾、嘉以来袁枚、姚鼐二家古文流行海内的风气加给恽敬的刺激和影响。乾隆十四年 (1749),年仅34岁的袁枚便告别官场,归隐随园,从此“尽其才以为文辞诗歌”,日与名流俊杰交游,提 拔后生,“上自公卿下至市井负贩,皆知其名”,而作文赋诗,则“士多效其体”。_9-(H3383’与此同时,姚鼐则 挟方苞、刘大樾之余烈,进一步光大桐城古文,加上晚年历主江南诸书院,“以诲迪后进为务”,“士子得 以及门为幸”,一儿“33㈣于是,桐城又成了天下古文的渊薮。从此,“天下言古文者,多以袁枚、姚鼐为 收稿日期:2017-06—02 作者简介:黄卓颖,男,1981年生,湖南邵阳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史汉异同’与明清文论的历史建构”(项目号:2015SJBl02)。 57 万方数据 宗”。…c附”恽敬作为袁枚、姚鼐的晚辈,与二人前后相接(与姚鼐有直接的书信往来),当他们的古文流 行天下的时候,他不可能无动于衷,但不像其他人一味追随,而是表现出一种辨正的立场和批判的态度。 他说“枚猖狂无理,鼐亦未为至”。所谓“猖狂无理”,就是他在《与黎楷屏》中指出的“袁子才有‘格调增 一分则性情减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