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课题结题报告-建平小学.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结题报告-建平小学

诵读经典诗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实践研究 研究报告 上海市建平实验小学张飞飞 一、问题的提出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在这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古诗文不仅内涵丰富,意境高远,而且语言凝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解读传承经典诗文,也就意味着解读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把这些语言文化的精髓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也就意味着在孩子心灵的田园里播下了一粒粒传统文化的种子,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了中国灵魂、拥有了民族品格、拥有了伴随终生的民族“精神护照”。 而从现状看,我们的民族文化却在失落!从教育来看,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文化的失落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重视。我国文化界德高望重的著名学者赵朴初、冰心、夏衍、张志公等9人,以全国政协委员的身份,早于1995年在第八届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了第016号提案——《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郑重地指出:“我国文化之悠久及其在世界文化史上形成了一条从未枯竭、从未中断的长河。但时至今日,这条长河却在某些方面面临中断的危险……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任文化遗产在下一代消失,我们将成为历史的罪人、民族的罪人。”这引起了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1998年9月老舍之子创办“北京圣陶学校”,经教育主管部门的批准,率先将传统文化经典纳入教学内容。98年初,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成立了“中国古诗文诵读工程”全国组织委员会,并在北京、湖北进行了三个月的试点工作并取得成功,同时该项活动在全国推广。为此,各种形式的经典诵读活动在各地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文化事业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把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中小学课程当中,要在全社会开展诵读古典诗词的活动。这个纲要性文件的颁布,说明党和政府已经把中小学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摆在了重要的位置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把语文素养成和人文内涵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要充分体现、落实这一目标,阅读经典无疑是最现实的选择。学生在大量背诵古诗文中,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陶冶他们的性灵,开阔心胸,端正品行,塑造健康的人格。 2005年5月,由《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推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项目,历时三年,我校也参加该项实验,2009年4月又被认定为浦东新区区级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1、符合传统文化传承的需求 中华民族的经典文化不仅蕴涵着高尚的人格美和深刻的智慧美,更积淀着一个伟大民族不灭的精魂。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几千年经典文化源远流长。每片恬静田园上都站立“悠然见南山”的陶渊明,每个山水绝美处都浮现“坐看云起时”的王维,月光下总有李白相伴,风雨中总有苏东坡同行。然而近百年来,这一优秀传统却面临着严重挑战。尤其是近些年来,在电视、报纸、广播、短信、网络等现代化传媒手段的冲击下,古典文化日渐衰微,古诗词峥嵘岁月已经“流水落花春去也”,几乎成了昨日黄花,默默向隅而泣。 2、符合学生语文阅读的需求 以往的语文教学高耗低效,学生阅读能力不强,原因是多方面的,阅读量太少,语言积累不多和文化积淀过浅,这是十分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和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为此感叹道:“贫乏,语文教学的致命伤。”为了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和文化积淀,《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指出,1—2年级在阅读中“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到了5—6年级,则需“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诵读中华经典是十分有利于小学生成语、格言警句以及精美句段的积累的。例如在《论语》中就有许多句子可简缩为成语,演化成格言警句的——“诲人不倦”、“温故知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等。熟读成诵精美语词和积累一定的文史典故后,才有可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3、符合学生心理需求 现代心理研究表明,小学生正处于机械识记占优势的黄金时期。诵读古代经典诗文半年到一年之后,约有50%的儿童可能达到近乎过目不忘的记忆能力,而一旦错过13岁以前的教育良机,则会导致终生遗憾。因此,利用儿童时期的记忆力去记下那些永恒的,最有价值的东西,对一个人的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4、符合学校发展的需求 我校的学风是“好读书,乐实践,开开心心每一天”。我校的三年发展规划已明确列出“快乐阅读”一项,建平实验小学的学生在小学阶段除了完成规定的国家课程外,还必须做到:背诵古诗文100首(篇);通读中外名著50册;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大力倡导学生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是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素养的有效途径。 我校在4年前已加入全国十一五课题《中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