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麻黄汤;麻黄汤;【原文】
脉浮者,病在表,可发汗,宜麻黄汤。(51)
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52)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55)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发汗则愈,宜麻黄汤。(235)
;【组成】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服法】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
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主治】
用于太阳病伤寒证,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35);
不发汗或发汗不彻因致衄者(46、55) ;
或脉浮病在表者(37、51、52);
用于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36);
阳明病脉浮,无汗而喘者(232、235)。
【分析】
寒性凛冽,凝滞收引,外闭卫阳,则肺气不宣,内伤营血,则涩滞不畅。
此时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使肺气宣,营卫畅,汗出而在表之风寒得解。;【医宗金鉴】
此为纯阳之剂,过于发汗,如单刀直入之将,用之若当,一战成功;不当,则不戢而召祸。故可一而不可再。如汗后不解,便当以桂枝代之。
此方为仲景开表逐邪发汗第一峻药也。
庸工不知其制在温覆取汗,若不温覆取汗,则不峻也,遂谓麻黄专能发表不治他病。
熟知此汤合桂枝汤,名麻桂各半汤,用以和太阳留连未尽之寒热;
去杏仁、加石膏,合桂枝汤,名桂枝二越婢一汤,用以解太阳热多寒少之寒热;
若阳盛于内,无汗而喘者,又有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以解散太阴肺家之邪;
若阴盛于内而无汗者,又有麻黄附子细辛甘草汤,以温散少阴肾家之寒。
皆不温覆取汗。因是而知麻黄汤之峻与不峻,在温覆与不温覆也。此仲景用方之心法,岂常人之所得而窥耶!
;【现代报道】
呼吸系统疾病:本方用以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发热、肺炎、支气管肺炎属表寒证者,均获良效。
泌尿系统疾病:本方用于治疗肾炎属阳水者。用本方的发汗解表作用治疗肾炎阳水,发现并不一定汗出,大都表现为小便增多,认为麻黄汤解表宣肺作用,增加了小便的排泄,所谓肺有“通调水道,下输膀胱”的功??。
皮肤疾患:本方治疗荨麻疹、银屑病等皮肤疾患。;【禁忌】
柯琴评麻黄汤曰:“此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也。”
以下情况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本方:
表虚自汗、血虚而脉见“尺中迟”
误下而见“身重心悸”
“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等
风热、温热所致表证,或风寒入里化热,也非本方所宜。;【化裁】
本方去桂枝,名三拗汤,主治感冒风邪,鼻塞身重,语音不出,或伤风伤冷,头痛目眩,四肢拘倦,咳嗽痰多,胸满气短。(《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三拗汤:
【组成】:甘草(不炙)、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上等分。
【方义】:本方用麻黄发汗散寒,宣肺平喘,其不去根节,为发中有收,使不过于汗;用杏仁宣降肺气,止咳化痰,以不去皮尖,为散中有涩,使不过于宣;甘草不炙,乃取其清热解毒,协同麻、杏利气祛痰。三药相配,共奏疏风宣肺,止咳平喘之功。
“三拗”,指所用三药皆违常法而用,麻黄不去根节,杏仁不去皮尖,甘草不炙而生用。;【化裁】
治风痹荣卫不行,四肢疼痛:麻黄五两(去根节了,秤),桂心二两。上捣细罗为散,以酒二升,慢火煎如汤。每服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茶匙,频服,以汗出???度。(《圣惠方》);【探讨】
1.麻黄汤是怎样组方的?;二、麻黄加术汤;【组成】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白术四两
【服法】
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
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条文】
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金匮要略·痉湿暍篇》20)
【探讨】
为什么“加术” ?
;【探讨】
术:味苦,温。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饥。一名山蓟,生山谷。(《神农本草经》)
本方以麻黄汤解表发汗,以术祛湿解痹,此处以苍术 为当。人体水液外出最主要的途径有二汗与小便,方 中苍术可利小便,小便多则汗少,故为一小发汗法。(《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
方中白术,为健脾益气,燥湿利水之品,既治里湿,也治表湿,且有“止汗”之功,能监制麻黄发汗而不致过汗。唯治表湿,近代多改用苍术,疗效更佳,可供临床参考。(《仲景研究大成·仲景方药应用研究》)
;【探讨】
湿家外证,身痛甚者,羌活胜湿汤;内证发黄甚者,茵陈五苓散。若惟身烦痛而不发黄者,则为外感寒湿,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寒湿两解也。(《医宗金鉴》)
;三、麻杏苡甘汤;【组成】
麻黄半两,去节,汤泡
甘草一两,炙
薏苡仁半两
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服法】
上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服法】
麻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