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菩其始,当慎其终”——唐玄宗晚年思想的蜕变和“安史之乱”.docVIP

“既菩其始,当慎其终”——唐玄宗晚年思想的蜕变和“安史之乱”.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既菩其始,当慎其终”——唐玄宗晚年思想的蜕变和“安史之乱”

“既菩其始,当慎其终”——唐玄宗晚年思想的蜕变和“安史之乱”-法律 “既菩其始,当慎其终”——唐玄宗晚年思想的蜕变和“安史之乱” 关玉生 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人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战胜他人;人一旦成了自己的俘虏,也就等于丧失了领导别人的资格。唐玄宗为何晚年失败,既毁了盛唐,也毁了自己,盖因为他没战胜自己,盖因为他放纵了自己。 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甲子(755年11月9日),安禄山反于范阳(今北京),“安史之乱”爆发。铁蹄所至,除常山(今正定)太守颜果卿等少数人有所抵抗外,其余皆望风披靡。月余,即克东都洛阳。 和历史上任何乱臣贼子的反叛都怀有一枕皇帝梦一样,安禄山也不例外,攻克洛阳后,即当起了大燕皇帝。过足了皇帝瘾后,又西取潼关,兵锋直指长安。至德元载五月甲子(756年5月9日),唐玄宗为避安史之乱兵锋,于即日的黎明不顾微雨沾湿,仓皇出逃。“上独与贵妃姊妹、皇子、妃、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及亲近宦官、宫人出延秋门,妃、主、皇孙之在外者,皆委之而去。”(《资治通鉴》第15卷第6917页,中华书局1956年版) 中午到达成阳东的望贤宫,正等吃食之际,有一位叫郭从谨的村老向唐玄宗进了一席肺腑之言。曰:“禄山包藏祸心,固非一日:亦有诣阙告其谋者,陛下往往诛之,使得逞其奸逆,致陛下播越。是以先王务延访忠良以广聪明,盖为此也。臣犹记宋璟为相,数进直言,天下赖以安平。自顷以来,在廷之臣以言为讳,惟阿谀取容,是以阙门之外,陛下皆不得而知。草野之臣,必知有今日久矣,但九重严邃,区区之心无路上达。事不至此,臣何由得睹陛下之面而诉之乎!”玄宗听到这位村夫野老的话后,对他说:“此朕不明,悔无所及。”遂安慰这位老人一番将其送走。(同上第6973页) 这位叫郭从谨的村老的进言可以说把“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说清楚了。其所包含的智慧对当权者来说至今仍极具价值。 “安史之乱”爆发的真实原因究竟是什么?从根本上来说是唐玄宗晚年思想蜕变的结果,是其“先俭后奢”、“先理后乱”而造成的。 玄宗本不是一个昏君,他执政的前期也曾有美好的政声。史载,他即位后让姚崇为相,姚崇一开始提出许多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抑权幸,爱爵赏,纳谏诤,却(拒绝)贡献,不与群臣亵狎”等,都是当政者治国理政很难做到的问题,并说答应就干,不答应就不干。玄宗都一一答应下来,并严格按要求去做。一次,也就是玄宗即位后不久,和玄宗感情至笃的弟弟薛王业的舅舅王仙童因侵暴百姓,遭御史弹奏,薛王业找到玄宗,玄宗下赦让重新审理。宰相姚崇、卢怀慎得知后面奏玄宗,说:“仙童罪状明白,御史所言无所枉,不可纵拾。”玄宗听后马上收回成命,维持原来御史的判定。“由是贵戚束手”。 对于朝廷的奢靡之风,玄宗也敢于用重典加以惩治。开元二年(714年)秋七月,他专门下制:“乘舆服饰,金银器玩,宜令有司销毁,以供军国之用,其珠玉、锦绣,焚于殿前:后妃以下,皆毋得服珠玉锦绣。”又敕:“百官所服带及酒器、马衔、镫,三品以上,听饰以玉,四品以金,五品以银,自余皆禁之:妇人服饰从其夫、子。其旧成锦绣,听染为皂。自今天下更毋得采金玉,织锦绣等物,违者杖一百。罢两京织锦坊。”(同上,第14卷第6702页) 对于玄宗的上述表现,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编《资治通鉴》引用以上史料时颇为感慨。他由玄宗先期的励精图治想到玄宗晚年的奢靡误国,专门在以上史料的后面写下了如下一段话,曰:“明皇之始欲为治,能自刻厉节俭如此,晚节犹以奢败:甚哉奢靡之易以溺人!诗云靡不有始,鲜克有终。可不慎哉!”(同上) 玄宗思想的蜕变是渐次发生的。其典型事件当属武惠妃之死和杨贵妃的入宫。“初,武惠妃薨,上悼念不已,后宫数千,无当意者。或言寿王妃杨氏之美,绝世无双。上见而悦之,乃令妃自以其意乞为女官,号太真:更为寿王娶左卫郎将韦昭训女:潜内太真宫中。太真肌态丰艳,晓音律,性警颖,善承迎上意,不期岁,宠遇如惠妃,宫中号日娘子,凡仪体皆如皇后。”(同上,第15卷第6862页)正是由于武惠妃死后杨贵妃的出场,才使昔日还算勤政的玄宗的思想发生了急剧的变化。白居易《长恨歌》这样写道:“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也就是说杨贵妃入宫后,唐玄宗连上早朝也懒得去做了。除此之外,他还不止一次地对内侍高力士说:“天下无事,朕欲高居无为,悉以政事委林甫,何如?”高力士答曰:“天子巡狩,古之制也。且天下大柄,不可假人;彼威势既成,谁敢复议之者!”玄宗听高力士如此讲,颇为“不悦”。从此,“力士自是不敢深言天下事矣。”天宝十三载(754年)六月,安禄山已加紧了反叛的步伐,国家危机四伏,玄宗仍执迷不悟,又一次对高力士说:“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边事付之诸将,

文档评论(0)

ipad0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