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中的“物哀”美.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蛙》中的“物哀”美

《蛙》中的“物哀”美-社会科学论文 《蛙》中的“物哀”美 鹿鸣昱 (南京农业大学,江苏 南京 239000) 摘 要:“物哀”是日本人心中极为重要、根深蒂固的一种审美理念,它代表着日本人对于低沉悲愁、哀婉凄凉的悲剧美的一种追求。《蛙》中的“物哀”之美藏于字里行间的情景描写,隐于朴实无华的故事叙述之中,其中的“哀”和“美”紧扣着日本读者的心弦。若隐若现却又浑然天成的悲剧美成为了引发日本读者共鸣的元素。 关键词 :“物哀”美;《蛙》;审美理念;悲剧美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144-02 中国作家莫言于2012年10月凭借其小说《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自此,莫言与其作品《蛙》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高度关注。那么广大日本读者又是如何评价的呢?《蛙》所体现出来的“物哀”之美可以说直击日本读者的心灵,是引发日本读者审美共鸣的关键。“物哀”是日本民族的一种传统审美追求,而“物哀”中的宿命观、无常观、绝望无助的凄凉感等一系列中心理念也在《蛙》中被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蛙》带给日本读者“物哀”美的享受,“物哀”美也指引着日本读者去探求《蛙》的奥义。 一、物哀的概念与其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 (一)什么是物哀 “物哀”之意,《日本国语大辞典》的解释是:“事物引发的内心感动,大多与雅美、有趣等理性化的、有华采的情趣不同,是一种低沉悲愁的情感、情绪。是把外在的物与感情之本的哀相契合而生成的协调的情趣世界理念化。由自然、人生百态触发、引生的关于优美、纤细、哀愁的理念。”物哀作为日本民族传统的审美追求,作为一种生活和艺术活动中外物动情的审美表现活动,在日本文化历史上有着久远的历史,是日本传统文化核心的部分,也是日本文学的一大特色。 (二)日本人为什么执着于物哀 在岛国的自然风土熏陶下,日本形成特殊的文化性格和精神结构,养成了日本人崇尚悲哀、幽玄、风雅的气质,进而成为酝酿日本艺术精神的底流,产生了相应的独特的日本艺术美的形态。日本人从自然风物的生死荣枯,引发出对生命短暂无常的哀叹,在把这种生命哀叹投射于自然风物的过程中,感到天物的哀怜,人生的欣喜,并获得一种“物人同命”的心理平衡和“物心冥合”的精神超脱。正如川端康成所言,日本人的“悲哀和哀伤本身融化了日本式的安慰和解救”。 (三)《蛙》在日本取得巨大成功的原因 日本社会对于莫言获奖给予了高度关注,以《每日新闻》为首的各大日本媒体纷纷对其进行了报道,并对其获奖作品《蛙》进行了介绍和宣传。早在莫言获奖之前,日本佛教大学教授吉田富夫就已将《蛙》翻译成日文,并由日本中央公论新社出版。日文版不仅将其名称改为《蛙鸣》,还在封面上写着“这是禁书”、“莫言挑战现代中国根源的禁忌”等话语。在封底,则有这么几句话:“堕胎则生命与希望消亡,出生则世界必陷入饥荒”。此外,还印有获曾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对莫言的一句评价:“在亚洲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作家。”而就小说本身的内容而言,能在日本读者的心中占有一席之地,与其中的“物哀”情节是密不可分的。从作品风格来看,《蛙》沿袭了莫言小说以往的语言特点,即用扎根于故乡的基调叙述淳朴而又典型的民间故事。但是,“物哀”中的哀婉、悲戚、余恨袅袅却成为该书的主色调,这或许就是开启日本读者审美之门的关键所在。 二、《蛙》中的“物”与“哀” (一)姑姑曲折的人生经历 1.从充满希望到在恐惧中赎罪 书中描写了姑姑作为一名优秀的妇产科医生,从受人爱戴的“生命迎接者、营救者”转变为遭人唾弃的“生命扼杀者”,而到了晚年又为赎罪下嫁郝大手,并且帮助徒弟小狮子代孕。在事业上,姑姑可以说是经历了两个转折、三种心态变化。姑姑开始作为妇产科医生,将自己所学的先进医术用于迎接新的生命、祛除恶俗风气,赢得了人们的尊敬、爱戴,这让姑姑的心里充满成就感,这段时期也是姑姑工作最热情、有干劲的时候。这里作者用了详略穿插的手法来描写姑姑接生、救人的情景,用欢快、积极向上的文字描写了姑姑在村民心中的形象,为后文中姑姑的工作遭到民众的抵抗埋下了伏笔。 当姑姑被任命为计划生育主任后,即使不被理解,甚至遭到抵制和唾弃,她工作仍然一丝不苟。这时姑姑的心态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但有信念、责任感支撑着她。作者用了相当一部分文墨来写姑姑排除万难将工作进行到底,也写了村民对这项工作的抵触,表达了对村民的同情以及对姑姑遭受冤屈的理解与钦佩。 年迈的姑姑退休了,她内心的使命感、责任感开始转向罪恶感、负疚感。她开始反思,以前的工作与人性和情感却是相悖的,她的赎罪感一天比一天强烈。被青蛙追赶代表觉醒,嫁给郝大手代表赎罪,而帮助小狮子代孕一方面体现了对徒弟的疼爱,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偏激赎罪心理的表现。年迈的姑姑

文档评论(0)

ipad0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