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让新闻标题更“出彩”
如何让新闻标题更“出彩”-新闻学
如何让新闻标题更“出彩”
○陈录梅
【摘 要】报界有“三步五秒”之说,就是指读者到报摊买报纸时,选择哪一种报纸,考虑的时间只在走动三步之间五秒之内。在新闻与信息传播速度大大加快、现代受众获得新闻的渠道更为广泛和人们对新闻的认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的情况下,一则新闻能否在第一时间吸引读者的注意,标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新闻标题,不仅能烘托和突出新闻主题,为新闻的本身“添彩”,更能产生“广告”的作用,向人们“推销”一条新闻,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可以说,制作“出彩”的标题,不论对编辑还是媒体本身,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不可忽视的工作。
关键词 新闻标题 修辞 口语 动感 数字 情感
新闻标题担负着整张报纸的推销任务,如果因为标题制作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精彩的新闻就不可能产生应有的影响;因为标题没做好,精彩的新闻被淹没在版面中,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为此,全国各大报刊都在标题制作上下足功夫,调动一切艺术手法,进行大胆的创新,以增强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生命力。那么,如何才能把标题修饰得生动些、感人些、优美些呢?笔者结合在编辑岗位的工作实践,浅谈如何让新闻标题更“出彩”。
一、巧用修辞
做一个好标题并不比写一篇新闻省力,常常是绞尽脑汁只为一题。这个“绞尽脑汁”,很多的功夫都在修辞上。标题常用的修辞方式有比喻、比拟、对偶、借代、设问等等。
1、比喻
这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修辞手法。制作标题时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去说明和描写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恰当地运用比喻这种修辞,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如2013年6月21日《皖西日报》的标题《屋顶上的私家“电厂”》,房顶上的光伏发电站比喻成了“电厂”,既形象,又直白;2014年5月12日的标题《油桃有了“身份证” 丰收果农不愁销》,把油桃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有机认证比喻为“身份证”,像每个公民的识别证一样,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比拟
就是将人拟物和将物拟人,用得较多的是拟人。如2013年10月28日《皖西日报》标题《群鹅嘎嘎唱丰年》,在这个题目中把鹅形象化了,能像人一样“唱”出对丰收的喜悦,十分生动;2014年2月19日《皖西日报》的标题《土地岭,乡愁弯弯》,土地岭本来只是个地名,但在题目中却有了“乡愁”,让人既觉得贴切,又回味悠长,这两个标题也被评为报社的好标题。
3、对偶
用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语句来表达相似、相反或相关的意思。用于标题,看起来赏心悦目,读起来琅琅上口。如《皖西日报》曾刊登的标题《昔日荒山岗 今变桃花园》、《中小企业“没饭吃” 闲置土地“睡大觉”》、《上山入地五色斑斓 魅力光影尽收镜中》、《悠悠三十载 痴痴泥塑情》等,在这几个标题中都是用相等字数的语句,前半部分与后半部分的意思或是对比,或是转折,或是递进,运用得非常巧妙。
4、借代
就是改换名称,不直接把人或事物的名称说出来,而用一个跟它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或事物来代替。如《“旱鸭子”教师勇救小儿童》这里的“旱鸭子”代指救人的教师,《“麦德姆”带来降水》,麦德姆其实是台风的名字,直接引用,让读者一目了然。
5、设问
胸中早有定见,话中故意设问。如《失地农民为何“钱途”迷茫?》、《“草根银行”为啥没有坏账》,标题通过设问抓住读者的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细细向下阅读解答题目中所提出的疑问。
二、口语化的运用
当前,新闻呈现出越来越“软 ”的趋势, 新闻标题,尤其是在社会新闻、娱乐新闻、体育新闻这些板块中,“软”的趋势更加明显,顺口溜、打油诗、民歌、口语中的特有词,甚至是网络用语等都上了新闻标题。2014年6月26日《皖西日报》刊登的标题《村里的广播又响了》,为了加大秸秆禁烧的宣传,舒城县千人桥镇好多年未用的广播又开播了,这让村民很是惊奇,题目再平实不过,就是我们挂在嘴边的大白话,然而将其照搬到标题中,却起到了另一番效果,简洁、明快、上口。标题《作风大转变 百姓齐点赞》中的“点赞”最开始是网络用语,文章本身并没有太吸引人的新闻要点,但题目中把百姓的满意之情用“点赞”二字表述,立刻让人心领神会,显得特别亲切、自然,呈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让人眼前为之一亮。
新闻标题口语化是新闻语言发展的必然要求,标题适当的口语化,不仅有利于读者直接准确地了解新闻事实,而且有利于读者迅速地感知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意义,从而使新闻价值得到提升。
三、动感性表现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一双顾盼生辉的眼睛该是多么的吸引人。所以要吸引读者,便得让标题这双“眼睛”活起来、动起来。新闻标题“动”起来的关键则在于标题的制作者用动态的眼光分析和选择新闻事实,紧紧抓住那些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动态性的侧面,用动态的语言表述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强迫障碍的相关护理.docx VIP
- 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中测绘的重难点及应对策略.pdf VIP
- 经典规范的股权代持协议.docx VIP
- 铜转炉渣湿法回钴.doc VIP
- 2025年教师科学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 中国茶文化PPT课件教学.pptx VIP
- ASHRAE-TC9.9-2016数据中心功率设备热管理手册及实践Data Center Power Equipment Thermal Guidelines and Best Practices.pdf
- 手术室护理查房.ppt VIP
- (统编2026新教材)三年级道法上册第4课《科技力量大》课件.pptx
- IT运维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方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