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用歧义形成及其特点研究
语用歧义的形成及其特点研究
摘 要: 语用歧义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消极的歧义会给人们的交际带来障碍,应该尽量避免。本文根据语用歧义的形成,将语用歧义分为五类:话语歧义、言语行为歧义、含义歧义、指示歧义和前提歧义,并对每类歧义的形成作了详尽分析。本文还概括了语用歧义的特征,即其具有不确定性、多义性、间接性和依赖性。对语用歧义的形成和特点进行研究的目的在于排除歧义,使交际顺利进行。因而应该采用一些策略来消除歧义。
关键词: 语用歧义 形成 语用歧义特点 消除歧义
一、前言
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歧义涉及到语言的各个层面。歧义现象受到世界的关注,对它的研究也覆盖了语音、词汇、句法及语用各个方面。不同的语言学派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歧义进行解释,并取得了许多成就。
那么什么是歧义?歧义可以被定义为一个表述有至少一个意思。换句话???,如果一个表述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解释并且不能变换措辞来互相解释,那么这个表述就是有歧义的(David,2003:464)。以乔姆斯基的一个著名的句子为例:
(1) 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
1)Planes that are flying can be dangerous.
2)The act of flying planes can be dangerous.
这个句子是有歧义的,因为释义(1)和(2)不能变换措辞来互相解释。
从语言学角度来说歧义有四种类型:语音歧义、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和语用歧义。最后一类即语用歧义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二、语用歧义的形成
1.语用歧义的定义
托马斯(1995)将语用歧义定义为说话者在特定语境或上下文中使用不确定的、模糊的或间接的话语向听话人同时表达数种言外行为或言外之力的现象。但是项成东(2002)认为这个定义只考虑到说话者而忽略了听话者。有时候歧义并不是由说话者引起的而是由听话者的误会造成的。于是他把语用歧义定义为“一个特定的话语可能有几种不同的理解、表达几种言外行为的现象”。
(2)First man at bar:My wife doesn’t appreciate me.Does yours?
Second man at bar:I wouldn’t know.I’ve never heard her mention your name.
(吕光旦,1990:87)
第一个人的本义是“你老婆欣赏你吗?”,动词和宾语的省略造成了语用歧义。第二个人把这句话故意误解为“你老婆欣赏我吗?”以达到幽默的效果。这个对话中的歧义是由说话者的省略造成的,而听话者利用这个省略故意造成误解。在这个笑话中说话者和听话者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2.语用歧义的分类
语用分析与五个方面有关:话语、言语行为、会话含义、指示意义和前提。
2.1话语歧义
一般来说,好的话语,不管是会话还是文章,应该前后一致、结构完整、组织合理并且体现一定的意图。例如,下面两个句子表达了同一主题,但一个是主动态,一个是被动态。
(3)
1)The window was broken by the boy.
2)The boy broke the window.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吗?我们把它们放在不同的会话中。
(1a)A:What happened to the window?
B:The window was broken by the boy.
(1b)A:What did the boy do?
B:The boy broke the window.
在第一个会话中,A 问窗户怎么了,自然“窗户”是主题。B 当然也以“窗户”为主题使前后一致。如果B 以“男孩”为主题就会给读者一种突然和妨碍信息传达的感觉。因此,这里适合用被动态而非主动态。相反,在第二个会话中“男孩”是主题,于是B 的回答以“男孩”开头,使会话前后一致。总之,会话不应该只遵从语法规则,也要考虑到其他因素使其前后一致,否则就会发生歧义。在话语中造成歧义的主要因素有:关联、语境和省略。例如:
(4)The suspect admits stealing a car from a garage,but he can’t remember which.
1)Which car?
2)Which garage?
这句话会给人造成困惑,因为他们不知道“which” 指的是 which car he stole from the garage还是which garage he stole the car fr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5MR105城市道路与开放空间低影响开发雨水设施(OCR).pdf VIP
- 高考数学圆锥曲线常用二级结论.pdf VIP
- 住院患者跌倒护理风险评估与护理指导意见.pdf VIP
- 《放疗副作用及应对》课件.ppt VIP
- GB50209-2010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新).pdf VIP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A卷).docx VIP
- 新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卷及答案.pdf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煤矿用防爆电气设备防爆检查标准-培训课件.pptx
- 半导体物理学(第8版)刘恩科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