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新闻从业人员生存困境
论新闻从业人员生存困境
尽管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口号高呼不止,相关管理部门更是三令五申,但新闻从业人员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仍是屡禁不止。在新闻工作者侵权行为愈演愈烈的同时,其被侵权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许多新闻工作者不仅没有与所在媒体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而且人身安全有时也会受到威胁。新闻职业群体利益的失衡绝非偶然发生,其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值得关注。
一方面,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缺失,危害了他人利益,另一方面,其自身的基本人身权利又受到了威胁。这侵权与被侵权的二元现象看似对立,实质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闻从业人员利益的失衡可能导致他在面对个人利益和公众利益的抉择时迷失方向,从而导致职业道德的失范;而职业道德长期失范的从业环境却又可能反过来加剧新闻从业人员的生存压力,导致从业人员利益的失衡,如此形成了恶性循环的怪圈,使从业人员陷入生存困境。究其原因,既有新闻职业本身特性和理念的悖论,也有内外部环境的压力因素。
生存困境的成因
1.新闻职业特性的二元悖论导致从业人员责任意识模糊
一方面,服务过程的链条性、服务对象的匿名性、服务效果的不可测性导致了新闻职业群体责任意识的缺失。服务过程的链条性决定了新闻产品是群体劳动的结果,新闻产品的产生经过了记者、编辑的层层筛选和加工。这使得处于生产链条中的每个人无法单独地全部担当责任,这也就容易使每个人的责任感不那么明确和强烈。同时,大众传播的对象是“广泛的”、“匿名的”大众。没有直接来自确定的、甚至是个体的服务对象的要求,无疑又减少了新闻从业人员的责任意识。不可测性是指服务效果不能经过量化的指标来计算,也不是立即可见的。“媒介产业中,违反专业标准的行为很少有立即的、直接可见的后果”。①
另一方面,服务效果的重大性决定了新闻职业群体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重大性是指新闻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在我国,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拥有重要的社会地位。其服务效果的重大性是显著的。
两方特性的冲突使从业者很难???准位置、精确定位、演好自己的角色。一旦出现偏差,失却了对服务效果重大性的准确认识,就容易导致责任感的缺乏,表现出职业道德的失范。
2.新闻职业理念的二元悖论导致从业人员价值取向不清
在事故报道中,真实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容易冲突,使人难以取舍。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要求新闻从业人员以旁观者的角度真实地再现新闻现场,充分保障受众的知情权。但是在事故报道中对相关人员特别是受害人、受害人家属穷追不舍的采访,往往会给当事人造成心理上的压力和创伤,损害当事人的权利。一味地追求真实、客观可能会导致无人性的冷漠新闻。
2005年5月9日,福建《东南快报》记者柳涛拍摄的一个骑自行车的人在暴雨中经上的水坑时摔倒的摄影作品受到社会的谴责。更早如著名的普利策新闻特写摄影奖获得者凯文?卡特的作品《饥饿的小女孩》也受到社会各界的质疑。究竟是告知受众真相重要,还是尊重当事人更重要?记者作为一个职业人,同时又是一个社会人,他们面临多种社会期待。②这之间的不可协调也容易导致新闻职业群体在新闻报道活动中价值取向不清,难以达到受众的期待,而产生难以调解的心理压力。
3.新闻媒体目标的二元悖论导致从业人员陷入经济困境
众所周知,媒体既要要承担社会责任,追求社会利益最大化,又要追求经济目标,自负盈亏。一些媒体忽略社会利益目标,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导致了新闻职业群体的生存困境。
广告能够给媒体带来经济收益,媒体以社会利益为己任,才能够赢得广泛的、忠诚的受众,吸引足够多的广告商的目光。两者本是可以协调兼顾并相互促进的。但实际上往往偏离理论分析。媒体走上了市场化道路后,新闻工作者的收入与上稿数量直接挂钩,没有基本的工资保障。为了缩减成本,媒体聘用了大量的临时工。他们没有“三险”,没有新闻出版总署核准的记者证。一些媒体为了使新闻产品的输出有利于广告收入,采用经营部与编辑部混岗的模式,派记者出去给栏目拉赞助,撰写大量的“广告新闻”、“虚假和庸俗广告”。为了制造轰动效应,一些从业人员被有形无形地指引着恶炒犯罪新闻和明星隐私,制作大量的冷漠新闻,更有甚者策划“假事件”。
刘建明教授曾经说过,新闻事业的真实、公正、平衡、独立这类在业内有口皆碑的理念,经常受到要不要饭碗的挑战。③在媒体利益驱动之下,新闻从业人员很容易失守新闻职业道德的底线。双重目标的不可协调性使得从业人员陷入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
4.新闻从业环境的两重险境导致从业人员举步维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利益取向多元化。记者面对错综复杂的利益纠葛,很难明辨是非,抓住真相,客观报道。特别是在批评性报道中,一些利益群体为了求得一己私利,不惜违反法律,千方百计阻挠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七年级上册数学每日一练小纸条.pdf VIP
- 高考生物遗传简单题100道【附参考答案及详细解析过程】.pdf VIP
- 《高铁乘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docx VIP
- HES A1302-14 焊接螺栓材料选用标准--chs.pdf VIP
- 生日主题-精美红色员工生日派对PPT模板.pptx VIP
- 《黄河水滴灌泥沙逐级处理技术规程》DB15T 4180-2025(内蒙标准).pdf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2024版与2013版逐条对比.pdf VIP
- 2024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单词表(小学部分)(英译汉).docx VIP
- 空气源热泵冷暖空调、热水项目施工方案.docx VIP
- 大学生网购电子产品影响因素研究.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