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世大典》修撰与元中晚期朴雅文风.docVIP

《经世大典》修撰与元中晚期朴雅文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经世大典》修撰与元中晚期朴雅文风

《经世大典》修撰与元中晚期朴雅文风   摘 要:《经世大典》是元代中叶由奎章阁学士院领修的大型政书,由于元文宗对奎章阁学士院的政治期待和政治倚重,它的修撰几乎成为奎章阁学士院体现其政治影响,并借其政治影响力而发挥文坛领袖意义的分界性标志。而由撰修《经世大典》所确立的“朴雅”文风,通过奎章阁文人们的文坛影响在元代中晚期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经世大典》;奎章阁学士院;文风;元代文学   作者简介:邱江宁,女,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研究人员,从事元明清地域文化与文学研究;江梦佳,女,浙江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研究生,从事传记文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3)02-0124-08   《经世大典》的修撰是奎章阁学士院地位提升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作为元代自蒙古立国至天历二年(1329)文宗时期近百年的典章制度、山川地理、文物礼乐等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经世大典》是元代典章制度的集大成者。在集中撰修的过程中,由于元文宗的积极参与和褒扬,奎章阁文人团体逐渐形成言必有据、叙事严整、语简而当的朴雅的审美倾向。   一、奎章阁学士院与《经世大典》修撰的密切关系   《经世大典》的修撰过程非常匆促,但由于元文宗对奎章阁学士院的政治期待和政治倚重,《经世大典》的匆匆上马、匆匆完成让奎章阁学士院的作用更加突出、集中地发挥出来,几乎完全成为奎章阁学士院文士们体现他们的政治影响并借其政治影响力而发挥文坛领袖意义的分界性标志。   《经世大典》被提上修撰议程是元文宗再次即位之后匆匆开始的。据《元史》记载,奎章阁学士院组建于天历二年(1329)三月,最初只有6名人员。天历二年(1329)八月十五日,元文宗杀死兄长元明宗和世 再次即位。九月十三日,元文宗即命奎章阁学士院与翰林国史院一道采辑本朝典故,以唐、宋会要为标准范式,编撰《经世大典》。[1](3册,P740-741)据虞集应制所作的《经世大典序》记载,《经世大典》的修撰几乎倾尽一朝之力:   太师丞相、答剌罕、太平臣(王)臣燕???木儿,总监其事。翰林学士承旨大司徒臣阿璘帖木儿,奎章大学士臣忽都鲁笃尔弥实,奎章阁大学士中书右丞臣撒迪,奎章阁大学士太禧宗禋使臣阿荣,奎章阁承制学士佥枢密院事臣朵来,并以耆旧近臣习于国典任提调焉。中书左丞臣张友谅,御史中丞臣赵世安等,以省台之重,表率百官,简牍具来,供给无匮。至于执笔纂修,则命奎章阁大学士中书平章政事臣赵世延,而贰以臣虞集,与学士院艺文监官属,分局修撰。又命礼部尚书臣巙巙,择文学儒士三十人,给以笔札而缮写之。出内府之钞以充用。[2](26册,P66)   为保证尽早完工,不仅燕铁木儿这样的政治大员亲自总监其事,朝中习于国典的耆旧近臣全都成为修撰大典的顾问,元代中央政府部门的档案公文,主要包括元朝皇帝圣旨以及枢密院、御史台、中书六部的奏章档案等,皆供《经世大典》修撰参用,而朝中所有谙习国朝典章故实的大臣可供奎章阁学士院随时提点调用。为保证修撰所需要的资料、文件、档案等能供需不匮,中书台、御史台等权力部门首先以省台之重为百官做出表率,简牍具来,供给无匮,凡人员、资源、费用等皆尽国家之力,全面绿灯通行。   天历三年(1330)二月,元文宗见《经世大典》久未功成,便将大典撰修事专属于奎章阁学士院。这一决定引起翰林国史院的强烈不满。本来奎章阁学士院在位秩品级上是比翰林国史院还低的文化机构,可是《经世大典》的修撰工作实质却是由奎章阁学士院领修,翰林国史院辅助修撰。翰林国史院对此已有不满,而且在修撰过程中,奎章阁学士院可以任意调用包括中书台、御史台等权力部门的资源,其实际权力甚至可以凌驾于包括翰林国史院在内的所有文武百官和朝中各个职能部门之上,因此,当元文宗命令《经世大典》的修撰工作专属奎章阁学士院时,翰林国史院一直隐忍的不满情绪爆发出来,开始有意阻挠《经世大典》的修撰工作。很明显的一件事就是,奎章阁学士院在修撰大典过程中认为历朝的典章事实不够完备,请求翰林国史院提供修实录时百司所上呈的事迹材料。其时兼任翰林院学士承旨的是平章政事塔失海牙。当奎章阁学士院的人请求以国书《脱卜赤颜》增修成吉思汗以后的事迹时,塔失海牙说:“《脱卜赤颜》非可令外人传者。” [1](14册,P4179)后元文宗去协调,塔失海牙则对元文宗说:“实录,法不得传于外,则事迹亦不当示人。”[1](14册,P4179)元文宗也无可奈何。此事最终以奎章阁学士院的妥协结束。   《经世大典》的修撰起初由赵世延、赵世安领其事。赵世延是有名的儒臣,而且熟悉法令条文。元仁宗初年,赵世延曾汇集仁宗以前有关官吏监察纠劾制度的文献,以格例条画有关风纪的内容类集成书,名为《风宪宏纲》,此书共二十册

文档评论(0)

130****976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