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银杏叶干燥方法优化及其机制探讨
银杏叶干燥方法优化及其机制探讨 [摘要] 为研究在不同干燥过程中银杏叶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该文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与三重四极杆质谱(UPLC-TQ/MS)联用技术,对银杏叶在自然晒干,阴干,35,45,60,80 ℃烘干过程中儿茶素类、黄酮及其苷类、双黄酮类、内酯类及酚酸类成分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80 ℃烘干条件下能起到“杀青”的作用,有利于银杏叶中儿茶素类、黄酮及其苷类、银杏内酯类等成分的转化积累,对双黄酮类成分含量影响不明显。可见80 ℃快速烘干法有利于银杏叶各类活性成分的保持,可为银杏叶药材的初加工工艺优化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银杏叶;UPLC-TQ/MS;干燥方法优化;含量变化;机制探讨 银杏叶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inkgo biloba L.的干燥叶,秋季叶尚绿时采收。本品味甘、苦、涩,性平,归心、肺经,具有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主用于肺虚喘咳,冠心病,心绞痛,高血脂症的治疗。近代科学研究证明[1-2],银杏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苷、双黄酮、银杏内酯等化学成分以及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银杏叶中还含有银杏酚酸,而其中的银杏酸是主要毒性成分,属细胞毒素,可能与诱导机体突变和致癌有关,能引起皮肤、黏膜等处的过敏性炎症反应,皮肤接触它常引起漆毒样皮炎[3]。 产地加工是药材生产与品质形成的重要环节,其间发生着从非药用部位的去除、药效物质的最大保留、毒性成分的降低、化学成分间的相互转化等物理化学变化,最终目的是生产出优质药材,保障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在丹参的干燥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以丹酚酸B为代表的缩合酚酸含量不断下降,以丹参素、原儿茶醛为代表的小分子含量不断上升,并有新的小分子生成,这些酚酸之间存在相互转化此消彼长的关系[4];当归在微波干燥条件下,当归多糖含量高于晒干、阴干、熏干等方法,且促进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效果最好[5]。但许多中药材采收后,各产地加工方法不一,干燥方法对质量的影响还缺乏研究。本文采用UPLC-TQ-MS联用技术,对银杏叶干燥过程中黄酮、内酯及酚酸类共24种成分含量变化进行了探讨,为银杏叶药材的产地初加工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 Waters ACQUITY UPLC系统(包括四元泵溶剂系统,在线脱气机和自动进样器;Waters公司,Milford,USA);Xevo TQ检测器(Waters公司);MassLynx 4.1质谱工作站软件(Waters公司);Pmb53型快速水分测定仪(德国Adam公司);BT125型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HG-9240型鼓风干燥箱(杭州蓝天化验仪器厂);EPED超纯水系统(南京易普达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KQ-250E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禾创超声仪器有限公司);Anke GL-16GII型离心机(上海安亭科学仪器厂)。 化学对照品儿茶素(877-200001)、表儿茶素(878-200102)、槲皮素(1000861-200406)、山柰酚(110861-200304)、异鼠李素(110860-200406)、木犀草素(111520-200504)、银杏内酯A(110862-201009)、银杏内酯B(110863-200508)、银杏内酯C(110864-200906)、白果内酯(110865-200605)、白果新酸(111690-200702)、槲皮素 3-O-[6-O-(α-L-鼠李糖)-β-D-葡萄糖苷] (100080-200306)均购自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表没食子酸儿茶素(39825)、芹菜素(22806)、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43089)购自上海晶纯有限公司,其余为本实验室从银杏叶中分离自制,其化学结构经1H,13C-NMR和ESI-MS分析确认,纯度经HPLC检测均大于98%。甲酸和乙腈均为色谱纯,分别购自德国Merck公司和美国Tedia公司;去离子水为经易普易达超纯水制备系统自制;其他化学试剂均为分析纯,购自上海国药化学试剂公司。 银杏叶样品于2012年7月采自南京中医药大学校园内,经南京中医药大学段金廒教授鉴定为银杏科植物银杏G. biloba的叶。标本存放于江苏省方剂研究重点实验室内。 将刚采摘成熟度相同新鲜银杏叶均匀分成6批,除去叶柄,经快速水分测定仪测得其含水量为70%。分别采用晒干,阴干,35,45,60,80 ℃烘干3种方法进行干燥处理,干燥过程中利用快速水分测定仪定时测定其水分,并在各条件下水分损失相当时取样,将样品切成直径约1 mm的碎块后匀浆或粉碎,存放于-80 ℃冰箱中备用。 2 测定方法 2.1 对照品溶液制备 精密称定干燥至恒重的对照品适量,加80%甲醇制成储备液,再分别吸取适量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 (-)表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