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中礼仪文化现代价值.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礼记中礼仪文化现代价值

礼记中礼仪文化现代价值   基金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SKPJ-2014-17)   摘要:《礼记》四十九篇,内容包罗万象。大而至于祭天、祭地、祭祖宗,小而至于洒扫进退、吃有吃相、坐有坐相,巨细不遗。我们今天研读《礼记》,其价值有二:一方面在于认识,另一方面在于借鉴。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礼记》中传统礼仪的现代价值:1、孝父敬母之礼;2、待人接物之礼;3、婚嫁之礼;4、丧祭之礼;5、生态文明之礼等。   关键词:《礼记》;礼仪文化;现代价值   中国素有“仪礼之邦”之美誉。在我国古代社会,上至国家典章制度,下至百姓衣食住行,无不贯穿着礼的精神。相传周公制礼作乐,平治天下。孔子以礼作为“六艺”之一教授弟子,并将礼视为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提出“不学礼,无以立”[1]P176。《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2]P2107《荀子?大略》篇也强调:“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也。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4]P495可见,礼仪在治国导民、道德培养中已充分显示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记?经解》引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於?Y。”[4]P1907   追溯历史,我国传统礼仪为儒家所开创,儒家经典《十三经》中有三部与礼仪有关,分别是《周礼》、《仪礼》和《礼记》,合称“三礼”。从经学史来看,《三礼》之中,《礼记》原来不是“经”,后来成了“经”。《礼记》原来在《三礼》中排老么,唐代以后排老大,一花独秀。这还不算,《四书》中的内容,《礼记》又占了一半。因为《四书》中的《大同》和《中庸》即出自《礼记》四十九篇。为什么这么红得发紫?原因就在于它的内容实用,与时俱进,不是死板的教条。所以,在礼仪文明形成的长河中,始终忠实地陪伴着我们的只有《礼记》。   《礼记》四十九篇,内容包罗万象。大而至于祭天、祭地、祭祖宗,小而至于洒扫进退、吃有吃相、坐有坐相,巨细不遗。既有对礼之起源、制作、践行及意义的深刻论述,又有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讨论,也有对理想社会与制度的阐释。   我们今天研读《礼记》,其价值有二:一方面在于认识。《礼记》是了解和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史料。通过《礼记》,可以了解古代秦汉以前人们的日常生活礼节和守则,了解古代的各种祭礼、丧礼、冠礼、婚礼、聘礼等,了解儒家对人生的一系列见解和态度。这些都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战国秦汉时期的儒家思想。另一方面在于借鉴。《礼记》中并非全部都是精华,其中固然有糟粕,比如全力维护等级制度体现剥削阶级利益,比如顽固宣扬男尊女卑思想等。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吸纳其合理的内容和有益的内容,提炼出在现代社会仍然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古代传统礼仪,并为之注入新时代的精神,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加以继承和发扬。   《礼记》中关于礼的重要论述有很多,因篇幅所限,不能尽述。下面仅从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不当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一、关于孝父敬母之礼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6]P2545对父母,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要孝顺父母。《礼记》中讲到孝顺父母的地方很多。《曲礼》云:“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酰?昏定而晨省。”[4]P29也就是说,孝敬父母要从父母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饮食起居等小事做起。父母的日常生活,点点滴滴都要谨慎周全,父母衣物,三餐食物,房子住宿,交通车辆皆应安排妥当,不可让父母挨饿受冻,遭风雨侵袭,这是身为子女应当时时关怀父母的基本要求。不仅如此,更要恭敬从命,虚心听从父母的教导和命令,尊重父母的心思和意愿,令其身心愉悦。《内则》所云“孝子之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乐其耳目,安其寝处”[4]P1149即是此意。尤其是父母年老之时,物质需求反为次要,更需要的是给父母以精神上的关爱和呵护。现代社会由于各种原因,子女与父母不能时刻团聚在一起,子女除了满足父母的物质需要以外,更应该常回家看看,给父母以关心和慰问,不让他们感到冷清,不让他们产生孤独感。   同时,努力对父母负责,所作所为不让父母担忧,做到“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4]P33(《曲礼上》),出门必先禀告父母,回来也必先面告父母;出游的地方必须有常规,学习必须有正业。也要努力做到“父母虽没,将为善,思贻父母之令名,必果;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必不果”(《内则》)[4]P1128。只有心系父母,考虑到父母的荣誉,才不会做一些为非作歹的事情。   中国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古往今来,孝顺父母的事迹数不胜数,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陈斌强即是其中之一。为了每天能亲自照顾患有老年痴呆症的母亲,陈斌强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