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钢琴启示中黑人文化困境
钢琴启示中黑人文化困境
奥古斯特?威尔逊被誉为美国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四个剧作家之一。《钢琴的启示》是他的“匹兹堡系列”之一,描写了黑人在20世纪30年代的经历,生动再现了当时美国黑人的文化困境。本文旨在通过对作品中主要角色的分析,找出作者对这一文化困境的思索和答案。
19世纪末,大批黑人从美国南方进入北方城市。相对于早前的奴隶贸易,这被称为黑人的第二次大迁徙。第一次肮脏的大迁徙把黑人从非洲文化中连根拔起,而第二次大迁徙则又让黑人慢慢远离了他们几百年前离开非洲后在美国南部发展起来的特有文化。生存永远不仅仅是填饱肚子的问题,离开了文化故土走到大城市的黑人第二次面临自己文化上的危机和困境。在白人主流文化的包围下,很多人失去了自己文化上的身份认同,这也是20世纪“哈莱姆文艺复兴”的原因之一。作为一个文化民族主义者,奥古斯特?威尔逊给出的走出危机的答案又是什么呢?
一、钢琴在作品《钢琴的启示》中的象征意义
(一)钢琴是黑人文化的象征
作品《钢琴的启示》中多次出现在钢琴上弹奏布鲁斯的细节,而布鲁斯音乐在威尔逊看来是南方黑人文化的核心,是黑人的《圣经》和哲学体系。它源于古非洲文化和黑人在美国南方的经历,是黑人苦难经历和无法实现的梦想的集体记忆。通过它,黑人可以分享他们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以进行集体疗伤,获得前行的力量。作品中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文中就有几个人一起弹唱关于他们在帕伽农场遭遇的布鲁斯。可以说,这部作品中反复提到用钢琴弹奏布鲁斯,鉴于布鲁斯音乐在黑人文化中的核心地位,钢琴在这部作品中无疑就成了黑人文化的象征。
(二)钢琴代表了黑人在历史长河中不屈不挠的斗争史
鲍亦?威利和他的曾祖父同名。由于主人萨特先生的妻子很想念鲍亦?威利的曾祖母和她的儿子,于是在主人的要求下,他的曾祖父把他妻子和儿子的名字刻在钢琴上。除此以外,其还擅自把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也刻在上面,而且生活中的一些重要事情,像生孩子和丧娶都一并刻在上面。也就是说,曾祖父把自己家族的历史像图腾一样全都记录在了象征黑人文化的钢琴上――文化成了历史的载体。他的这一行为让萨特先生很是恼火。不可否认这是黑人的一种觉醒,一种对自己苦难和历史文化的一种记录和珍惜。鲍亦?威利的父亲鲍亦?查尔斯后来对这个钢琴着了魔,成天想的念的都是它。在他看来,钢琴记录着他们家族的历史,只要萨特还占有着这个用鲍亦?威利的曾祖母和他祖父的生命换来的钢琴,他就感到耻辱。所以,他就和两个兄弟,也就是鲍亦?威利的两个叔叔威灵和多科,在七月四日的晚上把钢琴从萨特的家里弄了出来。七月四日恰巧是美国的独立日,这个巧合无疑暗示着黑人作为一个群体文化独立意识的觉醒。
二、奥古斯特?威尔逊所反对的立场
钢琴对黑人文化来说具有象征意义,对待钢琴的态度就代表人们对待黑人文化的态度。通过对不同角色的分析,人们可以窥见作者暗含于作品中对待自己传统文化的态度。
(一)鸵鸟型――回避
作者对作品中鸵鸟式的、掩耳盗铃式的人物是持批评态度的。波妮丝和她的叔叔多科就是这样两个人。自从波妮丝的母亲去世后,她的弹琴生涯就画上了一个句号。她盖上了钢琴的盖子,担心她的琴声会惊扰父母的在天之灵。她也从不向自己的女儿玛瑞瑟提起关于钢琴的事,总担心那会成她的负担。她一心想忘掉关于钢琴的所有东西。她的叔叔多科对于钢琴也持一种消极的态度。他认为应该把这噩梦一般的钢琴处理掉并幻想可以从钢琴所有的是是非非中跳出来,即所谓“金盆洗手”。他认为波妮丝应该嫁给艾弗瑞,这样的话结婚以后她也就把钢琴带走了。更为甚者,他后悔自己当时没有和波妮丝的爸爸一起留下来,而选择了逃走。事实上,留下来唯一的结果就是像波妮丝的父亲鲍亦?查尔斯一样被烧死――多科甚至希望以死来割断和钢琴的各种纠葛。
他们是活脱脱的两只鸵鸟,在面对民族文化困境时以为把自己的头埋在沙子里就万事大吉。事实上,这种态度是于事无补的,有的只是负面的影响。
(二)猴子摘玉米型――抛弃
在白人主流的经济和文化面前,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是作者所不齿的。艾弗瑞和鲍亦?威利就是这样两个抛弃自己文化传统的例子。作为一个黑人和狂热的主流文化的传教士,艾弗瑞在北方城市可以说是如鱼得水,并且想有自己的会众。他对于主流的白人文化可以说是投怀送抱的。感恩节上,白人给的一个火鸡让他受宠若惊,感觉自己比其他黑人要出众和高贵。他纯粹把钢琴物体化,没有意识到它文化上的意义,甚至波妮丝对钢琴的私人情感他也难以理解。他想要波妮丝把钢琴卖了,这样的话他可以有自己的会众,后来又建议她用钢琴组建一个教会合唱团。钢琴有着独特的象征意义,卖掉钢琴、组建教会合唱团是对黑人文化传统的亵渎。他不应该为了服务白人的主流文化,而丧失自己。
威尔逊二十岁的时候,他放弃了自己白人父亲的姓而改姓他黑
文档评论(0)